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90年代的世界三大经济中心是()
A:美国、欧盟、日本
B:美国、日本、欧洲
C:美洲、亚洲、欧洲
D:美国、中国、俄罗斯
两大主题提出的科学依据是()
A: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的因素的增长
B:引发战争的因素在减少
C:经济全球化是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
D:经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E: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趋势是怎样的?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E:对外全方位开放
材料1 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至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材料2 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重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摘自2000年8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3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摘自200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4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摘自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材料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阅读2、4,说明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以及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
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苏联的解体
B:美国霸权的衰落
C:东欧的剧变
D:德国的统一
E:华约的解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扶助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E:社会支付
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分裂主义
B:极端主义
C:霸权主义
D:新干涉主义
E:强权政治
为什么建立国际新秩序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是()、()、()。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B: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协调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永远不称霸
简述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邓小平明确指出,促进世界的()与()是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周恩来提出的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最早是在()
A:开罗会议
B:雅加达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E: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
简述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发展中日关系的原则是()。
A:和平友好
B:平等互利
C:相互信赖
D:长期稳定
国际秩序
扩张是美国外交史上最永恒的主题。实行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扩张,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轴心。
确立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雅尔塔体制
D:波茨坦会议
从1955年开始在日本长期执政的政党是()。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主要有哪些形式?
战后西欧共有24个国家,其中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有()。
A:英国
B:联邦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E:荷兰
美国的“国际新秩序”的内涵包括()
A:由美国充当世界的领袖
B: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建立美国领导下的集体安全体系
C:建立美、日、欧三极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D:以美国的价值观为基础
E:确立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
《联合国宪》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法律依据,被视为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
南南合作是指()。

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关系发生转折,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政策依旧,只是做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毫无所获地作单方面让步了。——摘自俄《俄罗斯报》
材料2
由于莫斯科内部各种政见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最初阶段之特点的建立“联盟伙伴关系”的想法,是亲西方派占主导地位的产物,他们已经被强国派取而代之。在强国派统治下,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利益得到重新阐述,以把人们对西方的民族主义反应以及保持领土统一的需要包括进去。莫斯科的统治者们坚持他们维护俄罗斯的领土完整的权利,即使采取西方所不能接受的办法也在所不惜;他们还会制定一项抗衡性对外政策战略,以摆脱西方的压力。——摘自英国《生存》
材料3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摘自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4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在俄罗斯,存在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他们说苏联的垮台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因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并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共产党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摘自美国《纽约时报》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结合材料1、2、3,说明俄罗斯对外政策近年来作了哪些重大调整?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结合材料3、4、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有()
A: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B: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C: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
D:福利制度的调整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E: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加大
理解并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