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沉淀IgM所用PEG6000浓度为()
A:3%~4%
B:6%~7%
C:8%~12%
D:12%~15%
E:25%
不属于
按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的分类()
A:血红蛋白病
B: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D:血管内溶血性贫血
E: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 )
A:聚集功能
B:分泌功能
C:释放功能
D:促凝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下列哪种是M2b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标志()
A:PML-RARA
B:CBFβ-MYH11
C:MLL-ENL
D:BCR-ABL
E:AML1-MTG8(ETO)
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除具备白血病的一般特征外,最重要的方法是()
A: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C:双表型检查
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淋巴因子(lymphokine)
如患者出现无尿,24小时尿量应少于()
A:10000ml
B:500ml
C:400ml
D:100ml
E:50ml
有关肺炎链球菌
不正确
的描述()
A:革兰阳性双球菌
B:有自溶现象
C:对optochin敏感
D:均对青霉素敏感
E:可引起脑膜炎
体液分布最多在()。
A:血液
B:淋巴液
C:组织间液
D:细胞内
E:脑脊液
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主要表现有哪些?
精液液化时间
最常用的筛选转化细菌是否含有质粒的方法是()
A:抗药性筛选
B:营养互补筛选
C:免疫化学筛选
D:原位杂交筛选
E:Southern印迹筛选
抗可溶性抗原的抗血清要长期保存,最理想的方法是()
A:4℃
B:低温
C:加叠氮钠
D:真空干燥
E:液氮罐保存
Ⅱ型干扰素是由抗原作用于人的何种细胞产生的()
A:粒细胞
B:白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E:纤维细胞
有一临床分离菌株,其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IMViC)的结果为++--,在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该菌株可能为()
A:埃希菌属
B:沙门菌属
C:克雷伯菌属
D:肠杆菌属
E:爱德华菌属
关于血清胰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急性胰腺炎时,免疫反应性胰蛋白酶与淀粉酶平行升高
B:慢性胰腺炎无脂肪泻时,血清胰蛋白酶-1无变化
C:胰腺癌时,血清胰蛋白酶变化不定
D:慢性肾衰竭时,血清免疫反应性胰蛋白酶-1可降低
E:糖尿病时,血清免疫反应性胰蛋白酶可降低
不需进行组织配型的移植手术为()
A:干细胞移植
B:肾移植
C:角膜移植
D:肝脏移植
E:皮肤移植
下列哪种细菌接种在M-H琼脂上生长不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大肠埃希菌
E:以上都不是
独特型网络调节的主要效应是()
A:激发免疫应答
B: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C:抑制抗体产生,终止免疫应答
D:进行抗体分子的反馈调节
E:以上都不是
有关脑脊液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腰椎穿刺无菌采集标本
B:最好是床边接种
C:怀疑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标本应注意保温
D: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需注意保持温度为37℃保存和运送标本
E:标本接种后,放置5%~10%CO环境培养,有利于分离脑膜炎奈瑟菌
正常人尿液中不可能见到( )
A:白细胞
B:鳞状上皮细胞
C:肿瘤细胞
D:透明管型
E:红细胞
WHO规定,白细胞精子症是指精液中白细胞数超过( )
A:0.5×10^9/L
B:1×10^9/L
C:2×10^9/L
D:5×10^9/L
E:10×10^9/L
女性患者56岁,因车祸右膝关节严重损伤,5天后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突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经积极抢救无效,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尸检发现右侧腘静脉及深部大隐静脉内有残留血栓,试分析死因是()
A:肺动脉血栓栓塞
B:急性心肌梗死
C:麻醉意外
D:大叶性肺炎
E:败血症
不符合脊髓灰质炎口服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是()
A: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勿用热开水送服
C:疫苗在运输途中要注意冷藏
D:为避免其他肠道病毒干扰,宜安排在冬季服用
E:可用母乳送服
试述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真核生物调控多采用()
A:正调节方式
B:负调节方式
C:可诱导型操纵子
D:可阻遏型操纵子
E:调节子
关于药敏纸片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影响抑菌环大小的重要因素是纸片含药量的高低
B:含药纸片在-20℃可保存一年
C:使用前应置室温平衡1~2小时
D:新购入的含药纸片可直接使用
E:含药纸片保存中应保持干燥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分离单个菌落
B:增菌
C:检测细菌毒素
D: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E:鉴别菌种
伯克菌属中惟一无动力的细菌是()
A:类鼻疽伯克菌
B:葱头伯克菌
C:唐菖蒲伯克菌
D:鼻疽伯克菌
E:皮氏伯克菌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
A:α球蛋白升高
B:α球蛋白升高
C:β球蛋白升高
D:γ球蛋白升高
E:γ和β区带中间有一条深染的区带(M带)
首页
<上一页
392
393
394
395
39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