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研究传染病常用的动物模型是()
A:无菌动物
B:悉生动物
C: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D:清洁动物
E:普通动物
有关血小板致密颗粒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比α颗粒小
B:每个血小板中有4~8个
C: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
D:颗粒内ATP与ADP比例为2:1
E: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密颗粒中的ADP
T细胞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
A:45%~55%
B:55%~65%
C:65%~75%
D:35%~45%
E:75%~85%
ESP血培养系统工作原理是()
A:检测细菌生长代谢产生的CO
2
B:采用荧光探测技术测定微生物代谢导致的O
2
浓度变化
C:采用荧光探测技术测定微生物代谢导致的CO
2
浓度变化
D:采用同源荧光技术检测CO
2
的浓度变化
E:采用气压传感技术监测瓶内压力变化,提示细菌生长
下述中是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特点的有()。
A:从光源到检测器有两条光路
B:只有一个色散元件
C:一般采用双单色器
D:不能做特殊试样如浑浊样品、不透明样品等的测定
E:从光源到试样至接收器只有一个光通道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区别于其他途径的特点是()
A: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
B: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一样
C:具有放大机制
D:形成MAC
E:有B、D、P因子参与
下列哪种是根据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各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 )
A:吸附层析
B:超滤
C:电泳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
脑脊液采集第三管用作下列哪些检查()
A:细菌培养
B:化学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N学检查
E:显微镜检查
一男性患者出现发热,一侧腮腺和睾丸肿大,其最可能感染的病原是()
A:麻疹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疱疹病毒
D:腺病毒
E:腮腺炎病毒
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 )
A:清蛋白
B:α球蛋白
C:粘蛋白
D:T-H蛋白
E:球蛋白
菌种(悬液)在冻干前中应加入的保护剂一般是()
A:肉汤
B:肝汤
C:脱脂牛乳
D:生理盐水
E:磷酸缓冲液
下列哪一项不是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检验步骤()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T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T
C: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LT
D:家兔结肠袢试验检测ST
E:乳鼠灌胃试验检测ST
试述胃肠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及意义。
某患者,乏力,进行性头晕,半年余,食欲不良,经常嗳气,贫血貌,无黄疸,肝脾不大,浅表淋巴结不大,无出血点,血常规为大细胞正色素贫血,骨髓象检查,粒、红、巨三系呈巨幼样变,本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红细胞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慢性病贫血
常用的方法学评价实验
不包括
:()
A:质量控制试验
B:方法比较试验
C:重复性试验
D:干扰试验
E:回收试验
柱状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和________。
B族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组成辅酶,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尼克酰胺参与组成脱氢酶的辅酶
B:吡哆醛参与组成转氨酶的辅酶
C:生物素参与组成辅酶Q
D:泛酸参与组成辅酶A
E:核黄素参与组成黄酶的辅酶
荧光抗体染色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的层析法有几种?
患者PT延长,提示下列哪些凝血因子缺乏( )
A:因子Ⅱ
B:因子Ⅴ
C:因子Ⅶ
D:因子Ⅷ
E:因子Ⅰ
保持血钙、血磷浓度相对稳定的三种物质()
A:PTH、HCG、维生素D
B:PTH、降钙素、维生素D
C:性激素、PTH、HCG
D:性激素、PTH、维生素D
E:降钙素、维生素D、性激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时下列哪项说法有误()
A:分解尿素
B:氧化酶试验阳性
C:触酶试验阳性
D:能液化明胶
E:O/F试验为产碱型
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
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B:红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
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
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
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测指标有什么变化?
AIDS的病原体是()。
A:HSV
B:HIV
C:CMV
D:EBV
E:HCV
DiGeorge综合征属于()
A: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B:B淋巴细胞缺陷病
C:T淋巴细胞缺陷病
D:补体缺陷病
E:吞噬细胞缺陷病
女性,7岁。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何种疾病()
A: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室间隔缺损
简述双波长测定时对测量条件的具体要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焦平面上的点同时聚焦在()和()。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寄生部位是()
A:肌肉
B:红细胞
C:淋巴结
D:肝细胞
E:巨噬细胞
首页
<上一页
388
389
390
391
39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