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起重机械检验员

车轮轮缘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0%时,车轮应报废。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特殊载荷是指在起重机非正常工作时或不工作时的特殊情况下才发生的载荷,包括由起重机试验、受非工作状态风、缓冲器碰撞及起重机(或其一部分)发生倾翻、起重机意外停机、传动机构失效或起重机基础受到外部激励等引起的载荷等。在()的计算中也不考虑这些载荷。
A:试验状态
B:非工作状态
C:防疲劳失效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 Z6002—2010)规定,焊缝外形尺寸检查时,角焊缝试件、管板角接头试件的角焊缝中,焊缝的凹度或凸度不大于()mm。
A:1
B:1.5
C:2
D:2.5
以下不属于一定要加装超速保护装置的为()
A:吊运熔融金属的桥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额定起重量大于20t)
B:可控硅供电的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
C:塔式起重机起升机构
D:直流机组供电的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是什么概念?
《港口门座起重机》(GB/T 17495—2009)规定,连接结构件的铰制孔用螺栓副,螺栓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不低于8.8级,螺母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不低于()
A:8级
B:4.6级
C:8.8级
D:4.8级
无计算能力的使用单位,当构件()达原厚度的()%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调整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为额定负荷的()倍,在静载下应无打滑现象。
A:1.15
B:1.2
C:1.25
D:1.3
在有酸性气体侵蚀的环境中工作的起重机应采用镀锌钢丝绳,此时可将钢丝的抗拉强度提高10%。
《港口门座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GB/T 17496—1998)规定,交流电动机的滚动轴承在运行()h后,应加油一次;2500~3000h后,应换油。
A:500~1000
B:1000~1500
C:1500~2000
D:1000~2000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l部分:总则》(GB 6067.1—2010)规定,当错相、缺相会引起危险时,应设()保护。
A:错相
B:缺相
C:错相和缺相
滑轮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时应报废。
A:7%
B:10%
C:15%
D:20%
塔式起重机二级保养的间隔期一般为()小时。
A:600
B:500
C:550
D:650
起重量小于50t的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水平弯曲只能向内凸曲。
规定调质钢预热和层间温度的上限值的原因是()
A:使得熔敷率保持最低
B:防止焊缝金属的强度太高
C:保持母材热影响区的强度
D:减小焊接变形
E:节约加热的能源
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卷筒上钢丝绳绳端固定装置应有或自紧的性能,联接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压板不应少于()个。
A:1
B:2
C:3
D:4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规定,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起重机械产品、部件或者试制起重机械新产品、新部件,必须进行整机或者()的型式试验。
A:受力结构件
B:部件
C:电气系统
D:机构
起重机械的定义是什么?
《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规定,塔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和回转机构的可靠性试验的循环次数为 ()次。
A:3000
B:4000
C:4500
D:5000
反接制动的原理是什么?
在起升机构中,可以使用两根接起来的钢丝绳。
《架桥机安全规程》(GB 26469—2011)规定,架桥机金属结构设计时,应合理选用材料、结构型式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和有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并尽可能减少施工载荷以适应桥梁施工的需要。
A:强度
B:刚性
C:稳定性
D:弹塑性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1996)规定,超重机上固定敷设的电缆应卡固,支持点距离不应大于()m。
A:1
B:0.8
C:1.5
D:0.6
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机》标准适用于齿轮齿条式、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混合式施工升降机。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 12602—2009)规定,“动作点”的定义为:(1)装机条件下,是指由于限制器的超载保护作用,起重机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时,起重机的实际起重量。(2)试验室条件下,是指判定到限制器可以使起重机()动作时,限制器承受的实际载荷值。
A:继续向不安全方向
B:停止向不安全方向
C:继续向安全方向
D:停止向安全方向
交流电动机的断相保护应符合哪些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规定,当臂架俯仰摆动或臂架及物品坠落会影响司机安全时,司机室()设置在起重臂架的正下方。
A:应该
B:不应
C:可以
D:宜
在做静载试验时,不允许调整液压系统安全溢流阀压力。
试运转中所用的载荷,量值正负误差要求控制在()之内。
A:1%
B:1.5%
C:2%
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起升绕绳系统的绳长应满足在吊具到达起重机正常作业区域的任何地方时,除固定绳端的长度外,保证至少还有()圈的钢丝绳完整的缠绕在卷筒上。
A:1
B:2
C:3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