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烟叶分级工
烤烟残伤规定不是“≤35%”的为()。
A:X4F
B:B、4L
C:C、3F
D:D、3K
简述高温高湿对白肋烟调制的影响。
香料烟的采收方法是()。
A:整株砍收
B:半整株砍收
C:逐叶采收
D:其它
作图的注意事项()
A:纵横坐标的划分应准确
B:纵槠举标的比例要合适
C:两轴上坐标间距必须相等
D:标题写在图的下方
当土壤粒径()mm时,其通气性、透水性则逐渐增强
A:>0.1
B:<0.1
C:>0.01
D:<0.01
烟叶油分是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的()体物质反映在烟叶外观上的滑润或枯燥程度。
干湿球温度计挂放在烤房平面位置是温度计与墙内壁距离为()㎝
A:20—30
B:30—40
C:60—65
D:70—80
试述烟草大田期病害的综合防治。
受破损影响的香料烟成丝率低,香气降低,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没有杂色和残伤大()
A:含梗率上升,木质气、杂气增重,
B:含梗率下降,木质气、杂气增重,
C:含梗率上升。木质气、杂气不受影响
D:含梗率下降.木质气、杂气不受影响,
白肋烟晾制过程中内外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晾制初期.叶绿素降解进度大干叶黄素.叶黄素逐步显露出来.叶片就呈黄色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叶绿素的分解消失速度与温度高低成正比,
C:叶色的变化过程为淡绿——黄绿——淡黄——正黄——深黄——棕色——褐色
D:从淡黄到深黄这一阶段,是定色的关键时期.
烟株茎基部感染烟草白绢病后,在发病后期,常出现褐色凹陷或死亡病斑,其颜色浅于黑茎病病斑。
烤烟主组的组别代号为XF、XL、CF、CL、BL、BF、()。
大田烟叶“假熟”,或烟田出现“脱肥”现象,是烟株缺少()素营养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
A:硫
B:氮
C:钙
D:钾
烤烟GY1油分为()
A:多
B:有
C:稍有
D:少
小地老虎的初孵幼虫昼夜危害,多群集于心叶和嫩叶上取食成孔洞或缺刻。3龄后开始分散,多数在夜间活动,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常把烟苗从近地面处咬断取食或拖入穴中。
下列S型香料烟等级中长度≤12cm的是()
A:B1
B:K1
C:A1
D:B2
质量好又需要储备较长时间的烟叶应储存在()仓库内。
A:永久性
B:简易
C:发酵
D:特种
烟叶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烟叶香气量不足,
B:上、中、下部位之间叶片质量反差较大
C:叶片油分和柔软度差
D:烟气的刺激性和劲头过小
烟叶烧烤的定色期结束,烟叶变化程长达()
A:主脉发软
B:勾尖卷边
C:小卷筒
D:大卷筒
不适宜温、湿度对白功烟调制影响较大.()烟叶调制进程缓慢,可能出现烟叶腐烂,调调制后烟叶质量较差.
A:高温一高湿
B:高温一低湿
C:低温一低湿
D:低温一高湿
弹性的强弱爱烟叶成熟度的影响()
A:从尚熟到成熟.随成熟度的增加弹性增强
B:从尚然到成熟.随成熟度的增加弹性减小
C:从成熟到过熟.烟叶的弹性逐渐减弱
D:从成熟到过然.烟叶的弹性不发生变化
烤烟S1的成熟度与色度分别为()
A:欠熟、无要求
B:欠熟、中
C:尚熟、中
D:欠熟、弱
白肋烟C4的颜色、光泽分别为()
A:浅黄较暗
B:浅红黄、浅黄较暗
C:浅红黄稍暗
D:近红黄、浅红黄尚鲜明
产生“黑暴烟”的原因一般是施用()肥过多。
A:氮、磷、钾
B:磷
C:钾素
D:氮
只研究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试验称为()
A:单因素试验
B:多因素试验
C:单水平试验
D:单条件试验
烤烟吸收养分的特点是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
受烟草猝倒病菌侵染的烟苗,茎基部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暗褐色,茎部象开水烫过一样,呈暗绿色。待病斑扩展至一周后,茎基部()呈线状
A:缢缩
B:变细
C:软腐
D:干枯
优质香料烟的外观质量要求为:巴斯玛、伊兹米尔、沙姆逊(浙江),调制后叶片呈()
A:橘黄.深桔黄或浅桔红色.身份中等至较厚.S泽鲜明.组织细致,油份多,弹性强,叶片小
B:咖啡色,身盼中等.光泽鲜明,组织细致.油份多.弹性强,叶片小
C:橘黄.深桔黄或浅桔红色.身份中等至较厚,光泽鲜明.组织细致.油份多.弹性强.叶片较大
D:咖啡色.身份中等.光泽鲜明.组织细致.油份多.弹性强.叶片较大
烤烟烟碱含量适宜范围是()%。
A:1.5~5
B:1.5~3.5
C:2.5~3.5
D:3~5
切尖打叶复烤工艺流程分为原料准备、叶梗分离、叶片复烤、()、烟梗处理、碎叶处理六个工段。
A:叶片包装
B:烟梗包装
C:碎片包装
D:烟梗复烤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