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 )
A:补体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B:T、B细胞的活化
C:免疫应答
D:AIDS发生
E:EB病毒对B细胞的感染
单体抗体分子为()
A:一价分子
B:二价分子
C:三价分子
D:四价分子
E:五价分子
对碳酸锂进行TDM时,可采用的检测技术是( )
A:原子吸收光谱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D:HPLC
E:火焰发射光谱法
控制界限通常以什么表示( )
A:均值
B:变异系数
C:精密度水平
D:准确度水平
E:标准差的倍数
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cm×3cm肿块而且质硬;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6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80%,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该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是()
A:细胞体积较小,形态变化不大
B:核偏位,呈马蹄形、S形、肾形等
C:胞质量较少
D:染色质较致密
E:胞质易见粗而短的Auer小体
血红蛋白与高铁氰化钾作用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它们的反应式是()
A:氧化
B:还原
C:递氢
D:酸化
E:结合
细菌感染后,下列哪种情况预后最严重()
A:毒血症
B:败血症
C:变应性亚败血症
D:菌血症
E:脓毒血症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检测抗核抗体的方法()
A:ELISA
B:放射免疫技术
C:直接荧光法
D:间接荧光法
E:补体法
用鸡胚分离病毒,能查到直接感染指标的是()
A:痘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行性乙脑病毒
D:流感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
E:新城鸡瘟病毒
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巨噬细胞缺陷
E:NK细胞活性低下
简述生物安全柜的基本结构。
关于新型隐球菌的特性,正确的是()
A:尿素酶试验阴性
B:荚膜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C: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
D: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E:可引起免疫力低下者的内源性感染
抗原的基本性质是( )
A:异物性和特异性
B: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C:抗原性与异物性
D:理化复杂性与特异性
E:异物性和免疫反应性
血标本增菌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常为( )
A:NA
B:GN肉汤
C:半固体
D:葡萄糖肉汤
E:BA
肺的防御机制有()
A:咳嗽喷嚏
B:黏液纤毛运送排出异物
C:巨噬细胞吞噬
D:物理化学屏障和免疫反应
E:肺泡吸收吸入的成分
与VitB12和叶酸缺乏无关的红细胞改变是()
A:细胞分裂增殖减慢
B:红细胞体积增大
C:MCHC增高
D:红细胞大小不均
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缩小甚至消失
下列哪种不是ANA的常见荧光图形()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胞浆型
E:核仁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6.5mmol/L,标准差为0.5mmol/L,在绘制单值质控图时,其控制图的控制线是()
A:5.0~6.0mmol/L
B:4.5~6.5mmol/L
C:4.0~7.0mmol/L
D:3.5~7.5mmol/L
E:5.0~8.0mmol/L
核型69,XXY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述技术中不需要载体的酶免疫测定是()
A:斑点ELISA
B:免疫印迹法
C:ELISA
D:PCR-ELISA
E:均相酶免疫测定
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收缩反应增强
B:血小板被激活
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
D:局部血黏度降低
E:凝血系统激活
人体每天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大约有()
A:200ml
B:400ml
C:300ml
D:500ml
E:600ml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 )
A:组胺和白三烯
B:攻膜复合体
C:多形核白细胞的溶酶体酶
D:细胞因子
E:细胞毒性T细胞
白喉棒状杆菌通常不用下列染色法()
A:美蓝染色
B:抗酸染色
C:Albert染色
D:革兰染色
E:Neisser染色
用于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的首选标志物是()
A:CA125
B:SCC
C:CEA
D:CA19-9
E:CA15-3
关于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确诊淋巴瘤
B:确诊白血病
C: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D:诊断尼曼-匹克病
E:辅助诊断各类贫血
肝细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A:粪便颜色变深
B: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增加,而未结合胆红素微增
C: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多
D: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一分钟胆红素减少
E:尿中三胆试验均阳性
基质效应( )
A:是客观存在的
B:由于其无法避免,量值溯源中不会限制参考物质的直接使用
C:仅与参考物质有关
D:测量方法与基质效应无关
E:对基质效应越敏感的测量方法越好
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红细胞沉降率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如进一步对该患者进行分型应为()
A:IgG型
B:IgA型
C:IgD型
D:IgE型
E:非分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