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患者,女,30岁。胃脘胀痛,牵连胁痛,嗳气频频,舌苔薄白,脉弦。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A:柴胡、青皮
B:陈皮、枳壳
C:木香、砂仁
D:苍术、厚朴
E:藿香、佩兰
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
A:凝滞收引
B:轻扬开泄
C:耗气伤律
D:重浊黏滞
E:干涩伤津
产后妇女缺乳,除身体虚弱,化源不足所致之外,尚有因( )
A:痰湿阻滞
B:瘀血内阻
C:心血亏虚
D:肝肾阴虚
E:肝气郁结
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的经外奇穴是()。
A:太阳
B:牵正
C:颊车
D:听宫
E:下关
成人头、面、颈部全部烧伤,其面积约为全身面积的( )
A:3%
B:6%
C:9%
D:18%
E:20%
下列腧穴中,小肠的募穴是()。
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
治疗肝火犯肺所致之咳痰带血,宜选用()。
A:黄土汤
B:温经汤
C:生化汤
D:咳血方
E:小蓟饮子
下列各项,不属于虚秘的治法的是()。
A:益气温阳
B:温阳
C:滋阴
D:养血
E:温散
头晕而胀,面红目赤的临床意义是()。
A:痰湿内阻
B:肝火上炎
C:气虚发热
D:肾精不足
E:胃火炽盛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临床意义是()。
A:痰湿内阻
B:肝火上炎
C:气虚发热
D:肾精不足
E:胃火炽盛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程第5天,出现频繁呕吐,腹胀,乏力,四肢松软,腱反射迟钝,肠鸣音减低,心电图示T波低平,可见U波,ST段降低。最有效的治疗是()
A:补钠
B:补钙
C:输葡萄糖
D:补钾
E:输鲜血
选项中,与“木”的“母”行相关的是()。
A:肾
B:心
C:脾
D:肺
E:肝
高血压伴精神抑郁者不宜选用( )
高血压伴血脂异常者不宜选用( )
A:硝苯地平
B:哌唑嗪
C:利血平
D:β受体阻断剂
E:氢氯噻嗪和普萘洛尔
羚角钩藤汤中配伍茯神木的用意是()。
A:平肝明目
B:益气安神
C:疏肝通络
D:安神定志
E:养心安神
下列有关脑膜炎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B:目前我国流行株以B群为主
C:革兰染色阴性,体外抵抗力很强
D:其特异性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
E:属奈瑟菌属,在机体内该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
老年人不明原因肠梗阻,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蛔虫团所致的肠梗阻
B:粘连所致的肠梗阻
C:嵌顿性腹外疝
D:消化道肿瘤
E:小肠扭转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菟丝子
B:决明子
C:枸杞子
D:沙苑子
E:车前子
相须与相使配伍的作用是()。
A:减轻毒副作用
B:消除毒副作用
C:增强毒副作用
D: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E: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下列关于脱水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易从血管渗透入组织液
B:易被肾小管重吸收
C:不易透过毛细血管
D:在体内不易代谢
E:易经肾小球滤过
支气管哮喘的内因责之于伏痰,与哪脏功能失调有关()。
A:肺、脾、肾
B:肺、脾、肝
C:肺、肝、肾
D:脾、肝、肾
E:肺、心、肾
对“脏腑辨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是脏腑辨证的依据
B:八纲、病性等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
C:以脏腑为纲,辨明病证所在的脏腑病位
D:脏腑辨证的实质只是对病位作出判断
E:应当分辨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及病理性质
在辅助检查中,不属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
A:从诊治需要出发,目的纯正
B:认真细致、心正无私
C: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D:综合分析、切忌片面
E:密切联系、加强协作
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作用机制是()。
A:抑制RNA聚合酶
B:阻滞离子通道M2
C:抑制血凝素
D:抑制神经氨酸酶
E:激活神经氨酸酶
流行性出血热常见的休克属()。
A:心源性休克
B:继发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出血热()
A:发热、剧烈头痛、皮肤瘀斑
B: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C:发热、出血、肾损害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E:相对缓脉
治疗便秘效果较好的腧穴是()。
A:外关
B:内关
C:支沟
D:阴陵泉
E:阳陵泉
患者男性,25岁,排便后肛门疼痛3个月,大便出血,有便秘史l年,诊断首先应考虑( )
A:血栓性外痔
B:肛裂
C:肛隐窝炎
D:肛周脓肿
E:肛周感染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异功散
B: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
C:附子理中丸
D:杞菊地黄丸
E:五苓散合五皮饮
患者女性,40岁。反复发作晕厥伴呼吸困难,紫绀,晕厥发作与体位变化有关。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法洛四联症
B: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
C:短暂性心律失常
D:左房黏液瘤
E:主动脉瓣狭窄
胃脘痛的脾胃虚寒证的中医治法是()。
A: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B:清胃泻热,疏肝理气
C:健脾益气,止痛和胃
D:清热利湿,醒脾化浊
E:健脾养阴,益胃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