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师)

一次大量输注保存期在14~21天的红细胞悬液导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酸碱失衡
B:出血倾向
C:变态反应
D: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E:发热反应
用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皮肤试验是()。
A: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B:青霉素皮试
C:结核菌素试验
D:锡克试验
E:白喉抗毒素皮试
患者,男性、4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8年,腹胀1个月。化验血浆总蛋白38g/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WBC3.8×109/L,Hb1O0g/L,PLT78×109/L。B超显示肝硬化、脾大、有少量腹水。既往有输血史。临床申请输冰冻血浆400mL。输血浆约150mL,患者寒战、发热、皮肤瘙痒,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咳嗽、气喘,两肺哮鸣音。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过敏反应的免疫性抗体的性质属于()。
A:IgA
B:IgG
C:IgE
D:IgD
E:IgM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抢救的主要原则是()。
A:镇静、解热
B: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C:强心、利尿
D:抗凝、溶栓
E:高浓度吸氧、正压通气
对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患者输辐照红细胞的作用是()。
A:防止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B:防止溶血
C:防止不良反应
D:提高免疫力
E:防止病原体传播
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标准是输血管理系统的重大问题,它必须解决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如标准是否会因为不兼容而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脱节?是否可以满足解决即将发生的问题的需要?是否可以满足多种需求,如输血服务机构的需求和医疗机构的需求?是否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的相似性?是否符合先进性的要求?等等。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血液采集、加工和输血编码方面全世界通用的标识系统是()。
A:ABC Codabar
B:Codabar
C:FACT-2
D:ISBT 128
E:ISO9001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标识系统不包括()。
A:献血识别码
B:ABO/Rh血型
C:有效期
D:血制品成本
E:血袋批号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标识系统被选作世界通用标识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广泛的数码范围
B:受到广泛的支持
C:数据保险
D:高密度
E:推广成本低
患者男性,年龄18岁,因外伤急诊手术,术中输血300mL,术后一周康复出院。5个月后复查,发现抗-HCV抗体阳性。血站查其供血者王某,当时的检验结果全部正常。该患者接受的血液,虽然按国家的要求已进行了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检测,但有可能导致输血者丙型肝炎的感染,主要原因是()。
A:检验人员失职
B:献血者处于检测的窗口期
C:试剂失效
D:标本错误
E:记录错误
要求单采血小板的供者HGB标准应为()。
A:男100g/L,女100g/L
B:男160g/L,女130g/L
C:男120~160g/L,女110~140g/L
D:男110g/L,女100g/L
E:男165g/L,女140g/L
下列数值中哪项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E:均数
三日疟的潜伏期一般为()。
A:10天
B:14天
C:30天
D:6个月
E:1年
1965~1979年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哪个阶段()。
A:集中数据处理阶段
B: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
C: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
D:交互网络阶段
E:管理控制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是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简单地说是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A: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B:饭店管理信息系统
C: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D:血站管理信息系统
E: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A:操作简单
B:数学模型的应用
C:面向决策者
D:数据集中统一
E:有预测和控制功能
区间的含义是()。
A:99%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
B:样本均数的99%可信区间
C:99%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
D: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
E:以上均不对
普查运用于()。
A:发病率低的疾病
B:诊断手段复杂的疾病
C: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D:发病率高或诊断手段简单、预后良好的疾病
E:任何疾病
合成血红素的哪一步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A:血红素的生成
B:ALA的生成
C:尿卟啉原Ⅲ的生成
D:原卟啉原的生成
E:原卟啉Ⅸ的生成
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如何制定()。
A:根据红细胞输注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B:根据红细胞输注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60%以上时保存天数
C:根据红细胞在血袋中48小时存活率为80%以上时保存天数
D:根据红细胞输注在人体后72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E:根据红细胞在血袋中24小时存活率为90%以上时保存天数
患者,女性,28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0年,经常输血治疗。近2个月头晕乏力加重伴月经不止再次住院。WBC1.8×109/L,Hb35g/L,PLT0.8×109/L。医师急请新鲜全血2U。患者输注后约20分钟,突然寒战、发热、体温39℃、血压正常,无腰背部疼痛等其他症状,1小时后症状缓解。正确的诊断是()。
A:过敏反应
B: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急性溶血反应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做好献血者资料保密的意义()。
A: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固定献血者
B:献血者的征招将更有成果
C:赢得献血者人信任
D:保证血液的安全性
E:献血者信任血站工作人员
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酸和气体
B:靛基质
C:H2S
D:色素
E:以上均是
常规检测Rh血型系统中哪个抗原()。
A:C
B:c
C:D
D:E
E:e
对于某种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往往是不可能完全得到的,数据的收集或信息的转换与主观思路关系甚大,所以只有舍弃无用的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A:有效性
B:共享性
C:层次性
D:不完全性
E:经济性
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组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
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准确
C: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
D: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
E: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
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活性应()。
A:≥0.8IU/mL
B:≥0.5IU/mL
C:≥0.7IU/mL
D:≥0.6IU/mL
E:≥0.9IU/mL
下列有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是由各医院或医疗单位组织的
B: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
C:帮助校正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提高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
E:提高本地区、本省或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关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一般指因输入不相容红细胞或含有对受血者红细胞不相容抗体的血液造成
B:导致献血者或受血者红细胞在24h内发生血管内溶血所引发的反应
C: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而引发的溶血
D:只ABO血型不合才能发生
E:血管外溶血是指致敏或受损伤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而引发的溶血
采用开放式洗涤的红细胞制品,通常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输注,这一时间为洗涤后()。
A:24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8小时
E:36小时
有关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刻度标尺说法正确的是()。
A:分度线沿外套长轴不均匀分隔
B:标尺的分度线平行于外套轴线
C:长分度线比短分度线约长二分之一
D:当芯杆完全推入外套底端时,零度线应与活塞准线不重合
E:计量数字的排列顺序,应至外套封底端结束
对病毒干扰现象错误的叙述是()。
A:与病毒竞争细胞受体有关
B: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
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D:可使感染自然终止
E:与缺陷性干扰颗粒有关
以下属于中度献血不良反应的是()。
A:情绪紧张焦虑、呼吸和心跳加快
B: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
C:眩晕、连续呵欠或恶心呕吐
D:惊厥伴有晕厥
E:脉搏减弱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SS和自由度各分解为几部分()。
A:2,2
B:2,3
C:2,4
D:3,3
E:3,2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的粒细胞数量应为()。
A:≥1×1010/袋
B:<1×1010/袋
C:2×1010/袋
D:2×1011/袋
E:≥2×1011/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