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参与制订单位()并组织实施或者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A: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B:经费使用
C: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D:安全工程
职业病诊断应选择哪些医疗单位?
安全生产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的同()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知识分子
B:劳动者和生产人员
C:工人
D:农民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不得查阅。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安全生产法》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17
B:29
C:35
D:37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各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报当地的()备案。
A:工商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公安部门
E:监察部门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40%-80%
B:60%-100%
C:30%-60%
事故的主要原因一定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中暑可分为()三级。
A: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B: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期中暑
C:先兆中暑、中期中暑、重症中暑
D:中期中暑、重症中暑、轻症中暑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的罚款。
A:2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公司对公文正文字号有哪些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招收录用的人员,必须接受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可分为()几个等级。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证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A: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B:岗前培训
C:集中培训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协助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A:60日
B:90日
C:120日
由哪个部门对科技项目实施QHSE风险控制?
辨识危害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和实施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演练一次。
A:应急救援计划
B: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操作岗位应急处理措施
D:应急救援器材采购
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三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隐患的辨识和确认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给予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
A:人事
B:刑事
C:行政
D:民事
()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A:职工
B:生产经营单位
C:主要负责人
D:安全管理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0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应当经过专业检测,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方可投入使用。
A:安装许可证
B:安全运行证
C:安全标志
D:安全标签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千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事故。
A:较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氨制冷机房应设置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事故排风机。
A:100ppm或150ppm
B:25ppm或50ppm
C:每立方米100mg或每立方米1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