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铁路线路工

()地段可以进行垫砟作业。
A:局部下沉量较大的混凝土枕
B:有翻浆的混凝土枕
C:木枕
D:轨下调高垫板厚度超过10mm的混凝土枕
扒砟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杆与变速箱和扒弓的连接,当变速箱的输出轴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时,扒弓作往复()运动,达到扒砟的目的。
A:直线
B:曲线
C:复曲线
D:直线和曲线交替
道床一般清筛枕盒清筛深度为枕底向下()mm。
A:50
B:60
C:80
D:50-100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时,称为线性电阻。
A:直线
B:曲线
C:直线或曲线
D:导线
防爬器和轨枕之间应设()。
A:重力板
B:扭力板
C:承力板
D:托力板
接头螺栓扭距应达到()N.m,其扭距不足时不得低于700N.m。
A:900
B:100
C:50
D:1000
力的计量单位,名称是“牛”,单位符号是“()”。
A:T
B:M
C:N
D:D
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不锈钢管时,在管内通Ar,是为了防止焊缝背面氧化。
铺设道岔时,若轨道电路发生死区间(即两个绝缘节错开时),两相邻死区或死区间与相邻轨道电路的间隔各不少于()m。
A:5
B:10
C:15
D:20
50kg/m及以下钢轨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禁止使用。
A:6mm
B:8mm
C:10mm
D:11mm
在任何情况下,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的变动,不得影响限界。
发现重伤钢轨应立即通知线路车间及工务段调度,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臌包夹板()。
A:1套/km
B:2套/km
C:3套/km
D:4套/km
对二级铁路,当区间线路设计行车速度为V≤120km/h时,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在困难条件下为()m。
道岔各种零件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道岔应铺设在直线上,并尽量避免设在()。
A:桥梁上
B:竖曲线上
C:坡度在1.5‰以上的线路上
D:隧道内
轻伤钢轨标记符号为()、轻伤有发展()、重伤用()表示。
铺设在路基面上的道砟层称为道床。
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扣板、轨距挡板前后离缝超过(),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A:2mm
B:3mm
C:1mm
D:1.5mm
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需进行应力放散时,一般应采取钢轨切割、开口放散的方法。
无缝线路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锁定轨温取()。
A:轨条始端入槽轨温值
B:轨条终端入槽时轨温值
C:轨条中间入槽时轨温值
D:轨条始端入槽和终端入槽时轨温的平均值
设置曲线外轨超高的目的是什么?
使无缝线路保持稳定的因素是道床横向阻力和 () 水平刚度。
验收线路时,当线路速度等级120<V≤160km/h时,道岔轨距容许偏差为()mm。
0号扣板螺纹道钉中心至轨底边的距离L为()mm。
A:33
B:35
C:37
D:41
钢轨水平误差一般是指在较短的距离内,一股钢轨顶面高于另一股。
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mm时为重伤标准
A:6
B:8
C:10
D:12
使用风动车卸道砟时,卸砟运行速度应控制在()。
A:5~10km/h
B:8~15km/h
C:10~15km/h
D:15~20km/h
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长130mm、宽25mm、厚5~10mm,并经过防腐处理。
测量钢轨磨耗时应选择钢轨磨耗最大处,垂直磨耗在()测量。
A:轨顶踏面上
B:轨顶踏面下
C: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
D:距标准工作边钢轨顶面宽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