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由合格的卫生专业人员担任,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证件。
促进疾病向恶化或死亡等不良结局转化是由于:()
A:正气衰竭,邪气独盛
B:正邪相争剧烈
C:正气不足,邪气亦衰
D:邪去而正不复
下列不属妊娠病的是()
A:子嗽
B:子脏
C:恶阻
D:转胞
E:胞阻
下列
不属于
洗胃禁忌的是()
A:腐蚀性胃炎(服入强酸或强碱)
B: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C: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D:食管或贲门狭窄或梗死
E:严重心肺疾患
克罗恩病急性期与急性阑尾炎怎样鉴别?
芍药汤与真人养脏汤的组成均有()
A:白芍、白术
B:当归、白芍
C:柴胡、白术
D:羌活、防风
E:防风、甘草
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治标之品,且能耗伤正气,只能暂服,不可()。一般只入丸、散剂服用。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9岁。胁痛2日。患者平素情绪不畅,2日前生气后出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喜太息,纳食减少,嗳气频作。体格检查:T37.1℃,R18次/min,BP120/82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73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可扪及,肝肿大并有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苔薄白,脉弦。血常规:WBC5.0×10
9
/L,N0.80,L0.71。肝功能:TBL62μmol/L,ALT52U/L,AST47U/L。
何谓治崩三法?
真脏脉
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
A:症
B:病
C:证
D:证型
E:病案
活血化瘀药在应用时最常配伍()
A:温里药
B:祛风药
C:清热药
D:理气药
E:泻下药
分离乙脑病毒可采用的标本是()
A:血液
B:粪便
C:小便
D:死者脑组织
E:咽漱液
不是干啰音特征的是()
A:吸气和呼气均可闻及,但常吸气最明显
B:性质、数量、部位易变
C:音调高亢
D:可以同时有几种不同的干啰音存在
E: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
环甲膜穿刺的目的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环甲膜的位置在()
引起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
A:脱水血液浓缩
B:严重的心肺疾患
C:严重的组织损伤
D:急性大出血
E:以上均是
不符合水痘临床表现的是()
A:呈椭圆形水泡
B:大小不等
C:晶莹明亮
D:一齐出现
E:愈后不留痘痕
肘部携带角为()
A:5°~10°
B:10°~15°
C:15°~20°
D:20°~25°
E:25°~30°
巅顶痛属于()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少阴经
E:厥阴经
药物的半衰期取决于()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
D:剂量
E:消除方式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8岁,1998年3月17日就诊。发热咳嗽1日,神昏谵语半日。患者昨日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稀,以为感冒而未在意,晚上诸症加重(T:40.5℃),伴胸闷胸痛,呼吸气促,今上午突见神昏谵语,胸腹灼热,四肢厥冷,舌謇,舌绛。
皮肤牵引的适应证是什么?
高热头痛,口噤齘齿,强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甚则神昏痉厥者,可选用的方剂有()
A:安宫牛黄丸
B:至宝丸
C:独参汤
D:回阳救急汤
E:紫雪丹
症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选下列何方治疗最佳()
A:桑菊饮
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C:止嗽散
D:泻白散
E:千金苇茎汤
患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用()
A:银翘散
B:补中益气汤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E:败毒散
瘀血作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冷痛
C:刺痛
D:隐痛
E:掣痛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清胃散和清胃汤均含有的药物组成是()
A:黄芩、黄连
B:黄连、石膏
C:黄芩、升麻
D:黄连、升麻
E:黄芩、生地黄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治法有()
A:补气调经
B:补血调经
C:补肾调经
D:肝肾同治
E:疏肝理气调经
下列不属五迟的是()
A:立迟
B:坐迟
C:行迟
D:语迟
E:发迟
首页
<上一页
362
363
364
365
36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