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表面标志为CD5+、mIgM的淋巴细胞是()
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中,表面标志为CD3+、CD4-、CD8-的细胞是()
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感染后0~4小时内,发挥吞噬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胞质中含大量嗜天青颗粒,表面标志为CD3+、CD56+、CD16+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γδT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NK细胞
E:B1细胞
有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吸收,则该物质的清除率是()
A:50%
B:0
C:90%
D:100%
E:需要其他数据
用于标记的HRP的RZ值应大于()
A:2.4
B:3.0
C:1.5
D:3.5
E:5
检测尿卟啉最敏感、准确的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
B:薄层层析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高效液相层析法
E:分光光度法
男,8岁,因发热及腹泻两天入院,入院前1天突然腹痛、恶心,继以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水样泻,以后为脓血便,每日15次左右,并有里急后重感。以往无腹泻史。体温39℃,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90%,粪便镜检见脓球10个,红细胞7个,吞噬细胞2个,初步诊断为()
A: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B:慢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慢性迁延型细菌性痢疾
E:慢性细菌性痢疾隐匿型
Ⅰ型超敏反应的非特异诊断试验是()
A:皮肤试验
B:人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C: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D:人白细胞组胺释放试验
E:以上都对
肠热症骨髓培养标本采集应在()
A:疾病第1周
B:疾病第2~3周
C:恢复期
D:全病程
E:数月以上
以下为浅部真菌,除外的是()
A:红色毛癣菌
B:铁锈色小孢子菌
C:石膏样小孢子菌
D:卡氏肺孢菌
E:絮状表皮癣菌
慢性炎症时,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
A:化生
B:增殖
C:再生
D:退化变性
E:核异质
属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特点的是()
A: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B:过碘酸-雪夫反应减弱
C:白细胞计数常大于50×109/L
D:Ph染色体阴性
E:胸骨压痛较多见
在两点速率法的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为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量,采用测定吸光度的方式是()
A:任意一点测定
B:任意两点测定
C:适当一点测定
D:适当两点测定
E:适当三点测定
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B: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D:紫外线下照射
E:深部需氧菌感染
PAgT试验的质量保证要求不允许()
A:选用EDTA作抗凝剂
B:采血顺利,避免产生气泡
C:标本采集后应在3小时内完成试验
D:试验前10天必须停用抑制血小板药物
E:注意诱聚剂的质量和浓度
染色体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分几种()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某医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一个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查体:体温38.2~39℃,已持续一周,无明显诱因,乏力,伴有腹泻,后转入传染科治疗。转科不久,医生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背部出现皮肤卡波氏肉瘤,视力下降,后左眼失明,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减少,CD4+/CD8+为0.5(正常范围为1.8~2.2)。六个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记载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派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为史,无输血或静脉吸毒史。 患者死于什么疾病()
A:肺炎
B:白血病
C:艾滋病
D:肺结核
E:梅毒
清道夫受体结构的C-端侧特异域富含()
A:精氨酸
B:苯丙氨酸
C:亮氨酸
D:半胱氨酸
E:赖氨酸
慢性尿潴留患者新鲜排出的尿液气味是()
慢性膀胱炎患者新鲜排出的尿液气味是()
有机磷中毒患者新鲜排出的尿液气味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新鲜排出的尿液气味是()
A:氨臭味
B:烂苹果味
C:大蒜味
D:果酱味
E:腥臭味
临床所有测定LD的试剂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A:丙酮酸
B:2,4-二硝基苯肼
C:乳酸
D:NAD+/NADH
E:氢氧化钠
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抗血栓物质()
A:PGI
B:NO
C:AT
D:ET
E:TM
尿液微量清蛋白检测常用方法是()
A:磺基水杨酸法
B:加热乙酸法
C:免疫学方法
D:化学试带法
E:层析法
最可能检出抗变性IgG自身抗体的患者是()
A:重症肌无力
B:类风湿关节炎
C:恶性贫血
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E:干燥综合征
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ACTH
B:交感神经兴奋性
C:副交感神经兴奋性
D:血糖
E:血容量
关于脂肪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由肾小球滤出
B: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C:尿中测不出脂肪酶活性
D:可由肾小球滤出
E:尿中可测出脂肪酶活性
在荧光显微镜中,阻断激发光,只允许荧光通过的显微镜部件是()
A:B0%
B:激发滤片
C:阻断滤片
D:目镜
E:物镜
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急粒变
B:急淋变
C:急单变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E:合并病毒性感染
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确诊阿米巴痢疾病人的主要依据是()
A:黏液血便中查到白细胞
B:粪便中查到红细胞
C:腹痛、腹泻
D:粪便中查到有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
E:粪便中查到包囊
LD由H和M亚基组成几种同工酶()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脂蛋白脂肪酶(LPL)主要催化()
A: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B:肝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C:VL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D:H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E:E.Lp中的甘油三酯的水解

男,10岁,低热,关节疼痛、鼻出血1周。体检: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1.0cm,有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20%,原始细胞50%,血小板20×109/L,骨髓穿刺显示:原始细胞56%,涂抹细胞增多,POX(-)。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细胞学特征,大小较一致,以小型为主,核染色质较浓集,核仁小,不清楚,胞质少,可能是下列哪种白血病()
A:L1
B:L2
C:L3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可能为()
A:ITP
B:淋巴瘤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