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RNA经核孔复合体输出至细胞质的运输方式属于()
A:被动运输
B:主动运输
C:异化扩散
D:共同运输
E:简单扩散
______年建立了第一个B细胞杂交瘤细胞株,并成功获得抗SRBC的单克隆抗体。
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
应用荧光染料喹丫因氮芥处理染色体标本,显示出()
A:Q带
B:G带
C:R带
D:C带
E:P带
患者,因持续高热入院1周,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接受化疗1周。现患者口腔内有白色膜状物,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白假丝酵母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厌氧菌感染
E:大肠埃希菌
下列说法符合蛋白C的是()
A:合成需要依赖VitK
B:可被凝血酶激活
C:可灭活因子Ⅴa、Ⅷa
D: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的作用
E:以上说法都是
胆结石患者出现黄疸,可能出现的检验结果是()。
A: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B:尿胆红素阴性和尿胆原增加
C:尿胆红素阳性和尿胆原减少
D:尿胆红素阳性和尿胆原增加
E: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和粪胆原增加
关于转录调节因子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转录因子结构均含有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
B:有些转录因子结构可能含有DNA结合域或转录激活域
C:转录因子调节作用是DNA依赖的或DNA非依赖的
D:通过DNA-蛋白质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发挥作用
E:大多数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属反式调节
通常脂蛋白依据普通超速离心法可被分为()。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0种
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脑
D:肾
E:肺
下列疾病中哪种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慢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急性溶血性贫血
符合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是()
A: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可见轻度巨幼样变
D:Coombs试验多呈阴性
E:冷凝集试验阳性
以内毒素致病的病原菌是()
A: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破伤风梭菌
E:白喉杆菌
关于禽流感病毒错误的描述是()
A:属正粘病毒科
B:分节段的单股RNA病毒
C:是乙型流感病毒
D:已发现15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
E: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细胞免疫缺陷除可导致机体出现反复感染现象外,还可导致()。
A:败血症
B:结核
C:恶性肿瘤
D:化脓性脑膜炎
E:毒血症
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可导致()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1型和2型糖尿病
D:不发生糖尿病
E:儿童糖尿病
成人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A:手背
B:肘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尿液检查报告单中异常结果是( )
A:尿胆原弱阳性(±)
B:透明管型偶见
C:红细胞0~3个/HPF(离心尿)
D:白细胞0~5个/HPF(离心尿)
E:颗粒管型0~1个/LPF
正态分布曲线下,X±1.96S的范围包括全部变量值的百分数是()
A:80.0%
B:90.0%
C:95.0%
D:99.0%
E:99.5%
简述R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厌氧菌包括()
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蜡样芽孢杆菌
E:布鲁菌
免疫电泳常采用的抗血清是()
A:IgG、IgM、IgA、IgD、IgC
B:IgG、IgM、IgA、κ、λ
C:IgG、IgA、IgD、κ、λ
D:IgG、IgM、IgD、κ、λ
E:IgG、IgM、IgA、sIgA、IgC
镜下血尿是指尿液中的红细胞大于( )
A:1个/HPF
B:2个/HPF
C:3个/HPF
D:4个/HPF
E:5个/HPF
缩短测定周期(TAT)
先天性风疹患儿的排毒时间可长达()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E:1.5年

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诊断为(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G-6-PD缺乏症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PK酶缺乏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Coombs试验对哪种病的诊断有意义(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PNH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中,轻链比例分析结果κ/λ大于多少时,可考虑κ型M蛋白血症()
A:1:1
B:2:1
C:4:1
D:8:1
E:16:1
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粘膜细胞主要以何种方式吸收( )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巨幼细胞性贫血机制是()。
A:缺铁
B:血红素合成障碍
C: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D:珠蛋白合成障碍
E:红细胞酶缺陷
柯萨奇病毒能引起()
A:弛缓性肢体麻痹
B:新生儿心肌炎
C:无菌性脑膜炎
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手-口-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