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患者女性,34岁,体表心电图显示预激图形,因心动过速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图4-7-3中第2个S1S2刺激后的QRS波群形态恢复正常的原因是()。
A:进入房室结的文氏点
B:进入旁路有效不应期
C:进入心房有效不应期
D:进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E:进入旁路的2:1阻滞点
患者女性,65岁,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6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及V3R~V5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冠状动脉造影最可能的结果是()。
A:左前降支近段闭塞
B:左回旋支闭塞
C:左主干闭塞
D: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
E:右冠状动脉和对角支同时闭塞
患者女性,52岁。因胸痛、咽喉堵塞感5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3-11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窦性心律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Q波型心肌梗死
E:急性心肌缺血
某实习学生第1次使用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时,各胸前导联都记录不到波形,肢体导联仅记录到Ⅰ导联的心电图,产生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仪器故障
B:左腿电极未接
C:左手电极未接
D:右腿无干电极未接
E:皮肤接触阻抗过大
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
C:房室传导比例为1:1
D: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E:以上都是
Bruce方案四级的能耗值为()。
A:5代谢当量
B:7~8代谢当量
C:10代谢当量
D:14代谢当量
E:20代谢当量
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
A:心房颤动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扑动呈2:1~3:1下传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有关冠状动脉痉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ST段抬高或压低
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某支冠状动脉血管的多个节段上
C:冠状动脉痉挛可同时发生于多支冠状动脉
D: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胸痛通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之缓解
E:乙酰胆碱可诱发出节段性冠状动脉痉挛
关于QT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长QT间期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关
B:女性的QT间期一般比男性长
C:在V2导联上测量QT间期比较准确
D:各个导联的QT间期相等
E:QT间期改变主要与心室肌复极过程有关
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心房激动均下传心室
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指部分P波不能下传心室
C:依据下传的PR间期有无变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Ⅰ型和Ⅱ型
D:心电图上呈现3:1房室传导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所有心房激动均不能下传心室
患者女性,25岁,阵发性心悸6年。平时心电图显示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如图3-16-4所示,旁路可初步定位在()。
A:右侧壁
B:左侧壁
C:左后壁
D:右后壁
E:右后间隔
逸搏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折返激动
B: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C:触发活动
D:心脏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搏
E:以上都是
心电图对下列疾病诊断最具有肯定价值的是()。
A:房室肥大
B:心肌梗死
C: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
D:心肌缺血
E:心律失常
腔静脉窦内有()。
A: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右房室口
B:上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C: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D: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E:卵圆窝、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2400ms,房室结文氏点为160次/分,可选用()。
A:AAI起搏器
B:VVI起搏器
C:VAT起搏器
D:DDD起搏器
E:VOO起搏器
关于正常人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A:Q波振幅<1/4R
B:Q波时间一般不超过0.03s
C:aVR导联可见深而宽的Q波
D:V1导联可呈QS波
E:V1~V3导联可有小q波
男性,30岁,体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该男性P波的时限应是()。
A:<0.10s
B:<0.11s
C:<0.12s
D:0.06~0.08s
E:0.06~0.10s
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B:心动过速频率常为130次/分
C:多见于VVI起搏器患者
D:常因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
E:心动过速为折返机制
在走纸速度为25mm/s的条件下,判断心电图机时间常数的方法是()。
A: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基线时所需的时间
B: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C: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2mm时所需的时间
D: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5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E: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7mm时所需的时间
胸前导联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可见于()。
A:急性心肌缺血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D:脑出血
E:以上都是
患者男性,63岁,冠心病史20余年。近年来胸闷、头晕、黑矇,心电图检查见图3-7-6,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D: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E: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况下,测相邻两个R-R之间的大格数为8大格,其心率为()。
A:30次/分
B:33.3次/分
C:37.5次/分
D:42.8次/分
E:50次/分
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如图3-14-8所示,应诊断()。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
D:室性逸搏心律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
以下为可能引起心电图机电源指示灯不亮的原因,但应除外()。
A:指示灯损坏
B:未放入记录纸
C:电源插头损坏或接触不良
D:电源开关损坏
E:电源保险丝烧断
用于Brugada综合征激发试验的药物不包括()。
A:普罗帕酮
B:奎尼丁
C:阿义马林
D:氟卡尼
E:普鲁卡因胺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是()。
A:可见Epsilon波
B:右胸导联QRS时间延长
C:心室终末激动时间延长≥55ms
D:QRS波群碎裂
E:以上都是
动态心电图判断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通常采用ESVEM标准,判定对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有效的标准是()。
A:减少≥50%
B:减少≥60%
C:减少≥70%
D:减少≥80%
E:减少≥90%
患者男性,20岁,感冒后突发胸痛,心电图显示全导联低电压,Ⅰ、Ⅱ、Ⅲ、aVF、V1~V6导联ST段上抬0.1~0.2mV,应考虑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C:室壁瘤
D:急性心肌炎
E:急性心包炎
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A:TP段
B:J点
C:QRS起始部水平线
D:U波终点
E:Q波起点
典型的缺血型ST段压低的表现是()。
A: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
B:J点型ST段压低
C:缓慢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D:快速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E:快速下斜型下移伴J点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