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

十二皮部是指()
A: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B: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
C:与十二经脉无直接联系的皮表区域
D:十二经脉的别行部分
E:十二经脉中位于皮表的浮络
关于肥胖症的治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配合锻炼
B:治疗法则为祛湿化痰,通经活络
C:主要选取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
D:可用皮肤针叩刺局部阿是穴
E:耳针可选取胃、脾、肺、内分泌、三焦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A:小建中汤
B:理中丸
C:黄芪建中汤
D:吴茱萸汤
E:附子理中丸
滑石的功效是()
A:利水通淋,清热排脓
B: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C:利尿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D:利水渗湿,泻热,通乳
E:利水通淋,化痰止咳
手阳明经腧穴一般不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喉痹
B:齿痛
C:耳鸣
D:头痛
E:肩痛
某男,20岁。因饮食不洁出现腹痛,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的腧穴是()
A:太冲
B:曲池
C:下巨虚
D:内庭
E:上巨虚
某女,36岁。2年前车祸后,头痛反复发作,痛有定处,痛如锥刺,舌紫黯,脉细涩。治疗除百会、风池、阿是穴外,宜辨证配用的腧穴是()
A:风门、列缺
B:血海、膈俞
C:曲池、火椎
D:头维、阴陵泉
E:太溪、太冲
脑栓塞临床症状主要特点().
A:突然昏迷,呕吐,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B: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有脑膜刺激征
C:突然神志丧失又恢复,呕吐,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D:突然右侧上下肢无力,约十分钟完全缓解
E:突然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逐渐加重,神志清楚
既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的腧穴是()。
A:商丘
B:公孙
C:太白
D:三阴交
E:地机
心肾不足而虚烦少寐者,治宜选用()
A:酸枣仁汤
B:天王补心丹
C:归脾汤
D:磁朱丸
E:甘麦大枣汤
以下各项不属于瘾疹特点的是().
A:皮肤上突然出现瘙痒性疹块
B:急性者短期发作后多可痊愈
C:疹块此起彼伏
D:慢性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E:痊愈后皮肤留下瘢痕
肥胖症肾阳亏虚者,宜配用的腧穴是()
A:脾俞、足三里
B:三阴交、水分
C:肾俞、关元
D:膻中、内关
E:照海、申脉
患者女,60岁,耳鸣耳聋10余年,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弱,劳累后加剧,伴头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弱。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其治疗应选取的腧穴是().
A:耳门、听宫、太溪、照海、太冲
B:耳门、听宫、照海、外关、合谷
C:耳门、听宫、太溪、照海、肾俞
D:听宫、太溪、照海、足三里、气海
E:翳风、听会、侠溪、中渚、肾俞
燥痰咳嗽。症见呛咳气急,咳痰不爽,咽喉干燥,苔白而干者,治宜选用()
A:止嗽散
B:泻白散
C:清气化痰丸
D:苏子降气汤
E:贝母瓜萎散
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的穴位是()
A:上关
B:下关
C:耳门
D:听官
E:听会
桂枝茯苓丸适用于()
A:膈下瘀血证
B:脉络瘀阻证
C:胸中血瘀证
D:下焦蓄血证
E:瘀阻胞宫证
患者腹痛灼热,遇凉痛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在主穴基础上,应配用的腧穴是()
A:神阙、关元
B:内庭、阴陵泉
C:下脘、梁门
D:脾俞、章门
E:太冲、血海
擅长清泻胃热的穴位是()
A:足三里
B:内庭
C:厉兑
D:冲阳
E:天枢
治疗气阴两亏之肺痿,宜用()
A:玉液汤
B:炙甘草汤
C:麦门冬汤
D:养阴清肺汤
E:清燥救肺汤
胞肓穴善治()。
A:神志病
B:心悸
C:虚劳
D:小便不利
E:痔疾
下列哪项不是拔罐法的禁忌证().
A: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C: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
D: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
E:瘰疬、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
人格发展关键期是()
A:0~1岁
B:1~3岁
C:3~7岁
D:7~11岁
E:13~14岁
督脉的络穴是()。
A:命门
B:哑门
C:大椎
D:长强
E:百会
治疗带下量多,色黄稠黏,如脓如涕,气秽臭,阴中瘙痒,小腹作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除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三阴交外,宜加取().
A:次髎、行间、阴陵泉
B:关元、肾俞
C:脾俞、足三里
D:血海、三阴交
E:中脘、天枢
肝硬化可见()
A:γ球蛋白明显增多
B:AFP>500μg/L
C:CEA明显增多
D:脂蛋白-X(Lp-X)(+)
E:尿胆原强阳性
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等症的三棱针刺法是().
A:挑刺法
B:点刺法
C:散刺法
D:刺络法
E:透刺法
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督脉
C:任脉
D:阴维脉
E:阴跷脉
二陈汤的主治证是()
A:湿痰证
B:燥痰证
C:风痰证
D:寒痰证
E:热痰证
把人体实验分为临床性与非临床性研究并且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道德要求的最早的医德文献是()
A:《纽伦堡法典》(1946年)
B:《国际医学伦理学准则》(1949年)
C:《赫尔辛基宣言》(1964年)
D:《悉尼宣言》(1968年)
E:《东京宣言》(1975年)
在胸部,行于乳中线上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少阴肾经
E: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