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预防医学科住院医师
常用哪种作为评价水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指标()
A:大肠菌群
B:粪大肠菌
C:细菌总数
D:粪链球菌
E:枯草杆菌
生物有效剂量是指()
A:个体暴露量
B: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C: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D:血液中污染物的含量
E:血液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含量
下列哪一项是污染源综合评价指标()
A:排放质量
B:排放标准率
C:排毒系数
D:排放高度
E:排放体积
室内空气中氡的最主要损伤是()
A:致癌
B:中毒
C:神经损伤
D:致畸
E:免疫抑制
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原则是()
A:症状轻时可不用甲状腺素治疗
B:症状重时,用甲状腺素治疗,减轻后可停药
C:用甲状腺素终身治疗
D:症状重时,需一直用甲状腺素治疗
E:看病情决定用或不用
女性,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发热两周,皮肤出现环形红斑,乏力、多汗,检查: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与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界左下扩大,肺清。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该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依据是()
A:皮肤环形红斑
B:心界向左下扩大
C:二尖瓣区听到舒张期雷鸣样杂音
D:二尖瓣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E:关节炎病史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确诊该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心电图
C:胸片
D:动态心电图
E:抗链"0"试验
下列哪项检查阳性表示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强()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超声波属于()
A:电磁波
B:光波
C:微波
D:机械波
E:短波
一右下大叶性肺炎患者,用青霉素G治疗7天后热退,复查胸片见:右下肺大片状不均匀阴影,内隐约可见透光区,该情况发生表示()
A:肺炎逐渐吸收消散
B:合并结核菌感染
C:感染病变进展
D:合并葡萄球菌感染
E:多发性脓肿形成
易发生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平面是()
A:G
6
水平以上
B:T
4
水平以上
C:T
6
水平以上
D:T
8
水平以上
E:T
10
水平以上
在哪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发表了题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
A:第48届
B:第49届
C:第50届
D:第51届
E:以上都不是
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依据是()
A:X线检查
B:病史和临床表现
C:结核菌素试验
D:脑液常规检查
E:脑CT扫描
下列哪种致畸物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危险()
A:具有胚胎毒性而无母体毒性
B:出现胚胎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
C: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
D:在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表现胚胎毒性
E:以上都正确
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
不包括
()
A:早期低血压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ARDS
D:肾脏自发性破裂
E:血压升高,颅内出血
下面不是土壤污染来源的是()
A:人畜粪便,生活垃圾
B:农药和化肥
C:森林火灾
D:交通废气
E:工业三废
患者男性,60岁,有高血压病史20年,一直服药,因情绪激动,2h前出现明显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查血压240/130mmHg,神志不清,心率90次/分,肝脾未及,病理征阴性。以上表现应采取的措施()
A:口服降压药
B:硝普钠静脉给药
C:甘露醇
D:氟美松
E:吗啡
最适合表示一组正态分布资料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是()
A:变异系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降低慢性病对人群健康损害的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
A:健康(卫生)宣传
B:健康教育
C:健康传播
D:健康促进
E:健康干预
1岁男孩。母乳喂养,近3个月来面色渐苍黄,间断腹泻,原可站立,现坐不稳,手足常颤抖。体检面色苍黄,略水肿,表情呆滞,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0×10
12
/L,白细胞6.0×10
9
/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大脑发育不全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需做的检查是()
A:脑CT
B:脑电图检查
C:血清铁检查
D:血清维生素B
12
、叶酸测定
E: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最恰当的治疗是()
A:静脉补钙
B:维生素口服
C:肌注维生素B
12
D:肌注维生素D
3
E:静滴维生素B
6
正常小儿可出现巴氏征阳性的年龄段是()
A:<3岁
B:<2岁
C:<4岁
D:<5岁
E:<6岁
刚地弓形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为()
A:弓形虫病患者
B:猫及猫科动物
C:弓形虫带虫者
D:淡水鱼类
E:淡水螺类
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
9
/L,红细胞为4.9×10
12
/L.血小板为114.1×10
9
/L,CD4
+
T淋巴细胞计数为0.4x10
9
/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伤寒
B:艾滋病
C:肺结核病
D:败血症
E:细菌性痢疾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作血清肥达反应
B:检测血清中HIV抗体
C:检测血清中抗-PPD抗体
D:血液培养细菌
E:大便培养细菌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措施不宜用于本病例的治疗()
A:适当静脉补充液体
B:用冰敷作物理降温
C:应用病毒唑
D:应用胸腺肽
E:卧床休息
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可用来反映()
A:人口出生情况
B:人口死亡情况
C:人口老化情况
D:人口迁入迁出情况
E:人口自然变动及迁移情况
患者王某,25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查体:左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13.4×10
9
/L,N%78%。
第1题,共8个问题
(多选题)入院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判断病情()
A:ESR
B:胸片
C:血常规
D:腹部彩超
E:PPD实验
F:血气分析
G:肺MRI
H:心脏彩超
I:血CEA
J:血AFP
K:动态心电图
第2题,共8个问题
(单选题)胸片提示左肺反抛物线形大片密度增高阴影,肋膈角消失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
A:B超
B:CT
C:ECG
D:胸穿抽液化验
E:ESR
F:PPD
第3题,共8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化脓性胸膜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胸膜间皮瘤
D:恶性胸腔积液
E:肺炎
F:肺脓肿
第4题,共8个问题
(多选题)该病治疗原则是()
A:控制感染
B:引流胸腔积液
C:防治并发症
D:促使肺复张
E:恢复肺功能
F:预防复发
G:减少肺容积
H:减轻疼痛
I:增加肺容积
第5题,共8个问题
(多选题)治疗包括下列哪些项()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全身三联抗结核+局部抽水+高营养休息
D: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E:抗厌氧菌
F:糖皮质激素
G:反复抽液或闭式引流
H:化疗
I:放疗
第6题,共8个问题
(多选题)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术时,患者突然大汗,面色苍白,应进行的操作是()
A:立即停止抽液
B:将患者保持原有体位
C: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
D:生命体征监测
E:建立液体通路
F:摇晃患者判断神智状态
G:继续缓慢抽液
H:让患者取立位
I:大量快速补液
第7题,共8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抽液时出现的情况是属于()
A:麻醉药过敏
B:胸膜反应
C:肺复张后肺水肿
D:穿破胸膜发生气胸
E:穿破血管导致失血
F:急性左心衰
第8题,共8个问题
(多选题)符合本诊断的胸水化验检查结果有()
A:胸水草黄色或脓性
B:细胞数>10×10
9
/L
C: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D:蛋白含量>30g/L
E:pH<7.0
F:LDH<200U
G:葡萄糖定量>血糖水平
H:血性胸水
I:以淋巴细胞为主
J:Rivalta试验阴性
K:蛋白含量<30g/L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营自生生活,如遇机会可侵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
B:在叮咬时与宿主体表接触,食后离去,通过取食传病的寄生虫
C:常致宿主体内隐性感染,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常致宿主体内隐性感染,偶然致病的寄生虫
E:自然存在于宿主体表,偶然机会侵入体内致病的寄生虫
下列
不属于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的是()
A:遗传
B:孕母情况
C:营养
D:环境
E:生长轨迹现象
水源的卫生防护措施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取水点上游100m,下游1000m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B:取水点上游1000m,下游100m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取水点上游100m,下游100m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D:取水点周围半径1000m内不得捕捞、养殖、游泳等活动
E: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取水点周围100m半径水域内,应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动
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纠正下述哪种心律失常()
A:窦性心律不齐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心房扑动
E:心房颤动
男性,56岁。体检发现右下肺3cm×3.5cm球形病灶,边缘毛糙,略显分叶,拟诊肺癌。下列哪项检查对肺癌没有确诊价值()
A:纤维支气管镜下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B:放射性核素通气扫描
C: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D:剖胸探查
E:痰涂片找痛细胞
BMI指数是指()
A:体重(g)/身高(cm)
B:身高(cm)/体重(kg)×1000
C:体重(kg)/身高
2
(m
2
)
D:体重(kg)/身高3(cm)
3
×10
7
E:身高2(m
2
)/体重(kg)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