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掌握了加、减法的学生,容易学好乘法运算,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学校管理中,德育隐性课程的核心因素是()。
A:一定领导体制下的班级体系、班级规范
B:一定领导体制下的管理运作方式、领导风格
C:一定领导体制下的班级管理与指导制度
D:一定领导体制下的校内管理规章、常规管理模式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A:课外活动
B:校外活动
C:劳动实践
D:教学
写作题: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于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可能会出现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亲其师,信其道”体现了()的作用。
A:道德动机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知
D:道德行为
My English is very good,I can speak()louder.
A:may
B:very
C:too
D:much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9.8³0.041积是()位小数。
A:1
B:3
C:4
少年期指()。
A:3岁~6、7岁
B:11、12岁~14、15岁
C:6、7岁~11、12岁
D:14、15岁~25岁
选择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
A:跳高
B:游泳
C:体育
D:射击
E:铅球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A:课程的制定者
B:课程的任务
C:课程的组织方式
D:课程的功能
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这段话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A:启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B: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
C:启蒙所承载的任务
D: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2.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A:2.49
B:2.53
C:2.54
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的是( )
A:爱与责任
B:职责和要求
C:权利和义务
D:鼓励和赞美
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1/4,那么甲数()乙数。
A:>
B:<
C:≤
D:≥
对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进行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教育基本法
当学生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
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通信自由
B:隐私权
C:通信秘密
D:A、B和C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A: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B:外显的行为
C: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D:隐性课程的设计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未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竞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声音一般都是用“听”来形容,文章第一段作者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这里为什么用“想着”?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文章最后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结合全文,分析农夫通过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教师要处理好多种人际关系,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
A:同事关系
B:师生关系
C:领导关系
D:家长关系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程序,其中以“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为基本程序的考试模式是()。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差别感受阈限
4.07÷0.23()4.07
A:<
B:>
C:无法判断
在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上有一个任务栏,通常在任务上有一个“En”图标()。
A:它没有任务作用
B:它是任务栏的标识
C:它是某一窗口的提示符
D:它是输入法图标,说明当前输入方式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