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

在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最不敏感的是()
A:G0/G1
B:S
C:G2/M
D:S期和G2/M期敏感性相同
E:以上各期细胞敏感性相同
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与病变的形状一致,高剂量区的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的形状也一致的放射治疗我们称之为()
A:经典适形放射治疗
B: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D:常规体外照射
E:γ-刀治疗
外照射放射防护的三要素是()
A:时间、距离和屏蔽
B:放射源、时间和人员
C:时间、空间和人员
D:防护类型、防护范围和人员
E:时间、射线种类和屏蔽方式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依次为下列哪项,也可跳跃性转移()
A:纵隔-隆突下淋巴-同侧肺门-锁骨上淋巴结
B:隆突下淋巴-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淋巴结
C:同侧肺门-纵隔-隆突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同侧肺门-纵隔-隆突下淋巴结
E:纵隔-锁骨上淋巴结-同侧肺门-隆突下淋巴结
属于乳腺癌放疗的早期反应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纤维化
B:肺纤维化
C:肋骨骨折
D:放射性干性或湿性皮炎
E:心血管并发症
VolumeBox是指()
A:独立准直器
B:非独立准直器
C:孔雀系统准直器
D:棋盘式准直器
E:多叶准直器
哪些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基本特征()
A:微型源旋转原理
B:等中心旋转治疗
C:旋转调强
D:旋转集束
E:旋转治疗床面
患者男,52岁。胸段食管癌术后拟行放疗,最常采用()
A:等中心给角照射
B:切线给角照射
C:水平给角照射
D:楔形板给角照射
E:多野交叉给角照射
肿瘤临床灶和转移的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灶()
A:肿瘤区
B:临床靶区
C:计划靶区
D:治疗区
E:照射区
上颌窦癌两夹角90°照射时,楔形角应取()
A:60°
B:30°
C:25°
D:15°
E:45°
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照射剂量超过多少时,可出现第二次食管炎()
A:2000cGy
B:3000cGy
C:4000cGy
D:5000cGy
E:7000cGy
热点的定义为大于PTV规定剂量的正常组织()
A:95%
B:85%
C:103%
D:100%
E:107%
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损失动能的主要方式是()
A: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一部分动能转变成韧致辐射
B: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多次弹性碰撞
C: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导致原子的电离或激发
D: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多次弹性碰撞,最后耗尽初始动能
E:带电粒子的能量使靶物质变热,使其气化和蒸发
60钴治疗机准直器其轴心线回转时轴心偏差不超过()
A:1mm
B:2mm
C:3mm
D:0.5mm
E:1.5mm
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规定加速器中心轴上PDD和TAR的稳定性每年监测的允许精度为()
A:±1%
B:±2%
C:±3%
D:±4%
E:±5%
在乳腺癌半野切线等中心定位时,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X1、X2对称放大分别放于内外切线的两根铅丝上,初步中心基本确定,但治疗床可左右移动
B:在透视下边转动大机架边升床,使内外切的两根铅丝和射野的中心重叠
C:在透视下看射野是否切肺1.5~2cm,不理想时可调两根铅丝间的距离
D:进机房看上下界是否理想,调节X轴使射野外界开放于皮肤外1cm
E:治疗床不动,转动大机架180°到相应外切野
患者男,48岁。肛门癌肛门局部复发,宜采用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仰卧位
C:截石位
D:膝胸卧位
E:侧卧位
哪项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立体定向照射()
A:治疗验证系统
B:立体定向系统
C:治疗计划系统
D:准直器系统
E:治疗实施系统
低熔点铅的密度大约为()
A:8g/cm3
B:8.5g/cm3
C:9g/cm3
D:9.4g/cm3
E:10g/cm3
用适形射野,配合使用多野结合、楔形板、组织补偿技术等,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使其高剂量区分布形状与靶区一致()
A:靶区很大、形状不规则且沿纵轴方向扭曲
B:前列腺、鼻咽癌等肿瘤
C:食道、气管、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等部位的肿瘤靶区
D:病变周围有较多的重要器官、靶区呈凹形
E:对于小体积、形状比较规则的凸形靶区
侵犯膀胱的是()
A:Ⅰa
B:Ⅱa
C:Ⅱb
D:Ⅲa
E:Ⅳa
肺癌放射治疗时,肺组织照射多少以上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
A:1000cGy
B:1500cGy
C:2000cGy
D:3000cGy
E:5000cGy
带电粒子入射后,其能量损失主要形式为()
A:电离、激发和热传导
B:辐射、对流和热传导
C:电离、辐射和对流
D:电离、辐射和散射
E:电离、激发、散射和各种形式的辐射
既可能发生早期放射反应又可能发生晚期损伤的正常组织有()
A:肺
B:肾
C:心
D:皮肤
E:脊髓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中,由于颈胸部的肿瘤深度不同,为了使剂量尽可能的均匀,可用楔形板进行剂量调整,方向为尖朝脚,楔形板角度一般为()
A:15°
B:30°
C:45°
D:60°
E:90°
一个6cm×14cm的矩形照射野,其等效方野的边长为()
A:4.2cm
B:8.4cm
C:12cm
D:10cm
E:9.5cm
颈段高位食管癌因颈部与胸部体厚相差较大常需加楔形板,那么楔形板使用的方向为()
A:横向放置,厚端在患者左边,尖端在右边
B:横向放置,厚端在患者右边,尖端在左边
C:纵向放置,厚端在患者头端,尖端在脚端
D:纵向放置,厚端在患者脚端,尖端在头端
E:垂直放置,厚端朝机头,尖端朝患者
临床上一般射野边缘是用模拟灯光的边界来定义,它所对应的等剂量曲线值为()
A:100%
B:90%
C:80%
D:50%
E:20%
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包括的形式是()
A:管内及腔内照射
B:组织间照射
C:术中置管,术后照射
D:模照射
E:A+B+C+D
肺癌可通过血道转移到多个器官,常见的部位为()
A:肝
B:肾上腺
C:骨
D:脑
E: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