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左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17~19mm
B:15~17mm
C:13~15mm
D:11~13mm
E:8~11mm
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心电图表现为()。
A: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
B:Ⅰ和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下
C:Ⅰ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D:Ⅰ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E:Ⅰ、Ⅱ、Ⅲ导联QRS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
Ⅰ导联属标准肢体导联,其正极应安放在()。
A:右手
B:右腿
C:左手
D:左腿
E:胸骨左缘第4肋间
引起LDH升高的原因
不包括
()。
A:心肌梗死
B:肌肉损伤
C:肝炎
D:溶血
E:肾脏损伤
与起搏器寿命有关的因素
不包括
()。
A:主要由起搏器的电池决定
B:与耗电量有关
C:与起搏器工作的百分比有关
D:与起搏阈值有关
E:与起搏器体积大小有关
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大多为()。
A:左前降支
B:左回旋支
C: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
D: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E:右冠状动脉
关于急性心包炎心电图特征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除aVR、V
1
导联外,其他导联ST段均呈凹面向上抬高
B:除aVR、V
1
导联外,其他导联PR段可出现下移
C:PR段的变化多出现于T波倒置之前
D:T波倒置常出现于ST段抬高回至基线之前
E:常伴有窦性心动过速
女性,22岁,体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为72次/分,心电图正常。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该女性PR间期的范围为()。
A:0.11~0.20s
B:0.12~0.20s
C:0.10~0.20s
D:0.12~0.22s
E:0.13~0.23s
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的检测点一般设定在J点后()。
A:40~60ms
B:50~70ms
C:60~80ms
D:70~90ms
E:80~100ms
终止Brugada综合征诱发的心律失常电风暴应选用()。
A:胺碘酮
B:rugada综合征诱发的心律失常电风暴。
C:β受体阻滞剂
D:异丙肾上腺素
E:美西律
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QRS波群脱落前的PR间期可以意外地延长
B:RR间距可以不呈进行性缩短
C: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4:1
D:QRS波群脱落后的PR间期常缩短
E:病变多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表现为()。
A:QRS波群一般不增宽
B:宽QRS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C:可见房室分离,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D:V
1
导联常呈右束支阻滞图形,额面QRS心电轴无明显偏移
E:QRS波群形态变异较大
下列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心脏位于胸腔的前下部、中纵隔内
B:心脏的位置偏左,约2/3位于中线左侧,1/3位于中线右侧
C:心脏的长轴自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倾斜,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
D:心脏在发育过程中沿纵轴发生自右向左轻度旋转
E:成人的右半心大部分在右前上方,左半心大部分在左后下方
患者女性,63岁,冠心病。因发作头昏、胸闷就诊。心电图如图3-14-9所示,应诊断为()。
A:窦性心动过缓
B:多源房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扑动
隔缘肉柱的作用是()。
A: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B: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C:阻止血液反流入右心室
D:防止瓣膜翻向心房
E:以上都不是
应注意与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阻滞相鉴别的是()。
A:室性逸搏心律
B:交界性逸搏心律
C:逸搏夺获性心律
D:室性并行心律
E:房性并行心律
洋地黄效应可表现为()。
A:TU间期延长
B:PR间期缩短
C:QT-U间期延长
D:QT间期缩短
E:QT间期无改变
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反复搏动
C:并行心律
D:触发活动
E: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
关于心底部解剖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组成
B:心底朝向左后上方
C:上、下腔静脉分别注入右心房
D:左、右肺静脉从两侧注入左心房
E:心底后隔面、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毗邻
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的导联为()。
A:V
5
、V
6
导联
B:V
4
~V
6
导联
C:V
3
、V
4
导联
D:V
1
、V
2
导联
E:Ⅱ、Ⅲ、aVF导联
动态心电图判断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通常采用ESVEM标准,判定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有效的标准是()。
A:减少≥50%
B:减少≥60%
C:减少≥70%
D:减少≥80%
E:减少≥90%
患者男性,52岁,头昏半个月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2所示,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B:窦性心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
C: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干扰性房室分离,室性期前收缩
D: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
E:窦性心律,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Na
+
快速内流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A:0相
B:1相
C:2相
D:3相
E:4相
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4相自动缓慢除极
B:属于慢反应细胞
C: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Na
+
负载
D:没有明显的1相和2相
E:是自律细胞
患者男性,42岁,体检。心电图如图3-15-1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右心室肥大
E:预激综合征
高钙血症可表现为()。
A:TU间期延长
B:PR间期缩短
C:QT-U间期延长
D:QT间期缩短
E:QT间期无改变
关于RS
2
程序刺激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发放期前刺激的基本心律为自主心律
B:RS
2
程序刺激中的S
2
是指S
1
基础刺激时加发的期前刺激
C:RS
2
程序刺激中的R是指被感知的自主心律是QRS波群
D:RS
2
程序刺激中被感知的自主心律是P波时称为PS
2
刺激
E:RS
2
程序刺激时S刺激与R波的联律间期逐渐缩短
如果负荷显像出现局部稀疏或缺损,而静态显像正常,提示该部位()。
A:收缩功能异常
B:残余存活心肌
C:心肌缺血
D:心肌梗死
E:舒张功能异常
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表现为()。
A: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
B:SAM现象
C:二尖瓣呈"吊床样"改变
D:主动脉瓣开放呈鱼口状
E:主动脉瓣关闭呈田字形
冠状动脉新鲜血栓的主要造影征象
不包括
()。
A:管腔呈边缘不规则的狭窄--完全梗阻,呈杵状
B:梗阻近心端管腔中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充盈缺损,又称轮廓征
C:管腔内血栓被造影剂染色,而呈造影剂滞留征
D:完全梗阻的冠状动脉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导丝,或注入造影剂后梗阻的管腔有部分开放
E:可见侧支循环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