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疼痛学主治医师
下列哪项是双胍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机制?()
A: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B:抑制葡萄糖异生
C:刺激胰岛素分泌
D:加速糖的无氧酵解,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E:抑制生长素分泌
肩袖的组成
不包括
()
A:冈上肌
B:冈下肌
C:小圆肌
D:大圆肌
E:肩胛下肌
患者,女,69岁,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步态不稳,膝内翻畸形,膝关节肿胀,左右侧副韧带、外侧关节缝、膝脂肪垫、股四头肌止点、半腱肌半膜肌止点、腓肠肌起点压痛(++)。左膝关节属伸受限。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其最可能是下列哪项诊断?()
A: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髌骨软化症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膝部滑囊炎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类风湿因子
B:ECT
C:尿常规
D:血常规
E:双膝X线平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治疗中,最迅速有效的是()。
A:手术治疗
B:理疗
C:膝关节注射
D:口服药物
E:膝关节局部休息
骨关节结核病人需要手术病灶清除时,应()。
A:先做手术,然后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B:立即手术
C:术前5天开始抗结核治疗
D:术前至少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后期的病理特点为()
A:骨质破坏、坏死
B:骨髓内脓肿
C:骨膜下脓肿
D:反应性骨质增生
E:窦道形成
下面对二重感染的描述中哪项正确?()
A:长期应用任何抗菌药物,发生二重感染的几率相差无几
B:二重感染,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是发生于抗菌药物应用完成后的新感染
C: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发生二重感染的机会不一定多于抗菌谱窄的抗菌药物
D:二重感染,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是发生于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新感染。较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发生二重感染的机会多于抗菌谱窄的抗菌药物
E:二重感染是指抗菌药物应用完成、患者感染治愈之后,重新感染原菌群的临床现象
急性软组织损伤(24h之内)最佳选择()。
A:热疗
B:冷疗
C:深部脑刺激
D:射频
E:间动电疗
患者,男,50岁。左侧下颌部阵发性剧烈疼痛3天,不能进食,查体:双额纹对等,闭目有力,面部感觉对称存在。诊断是()
A:右面神经麻痹
B:偏头痛
C:左三叉神经痛
D:右三叉神经痛
E:左面神经麻痹
下列哪一项在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中的作用最关键?()
A: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
B:神经末梢去极化
C:神经末梢处的Na
+
内流
D:神经末梢处的K
+
外流
E:神经末梢处的Ca
2+
内流
肩胛上神经支配()。
A:冈上肌
B:大圆肌
C:胸大肌
D:胸小肌
E:斜方肌
关于第1颈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又称寰椎
B: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
C: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D:有椎动脉和枕小神经通过椎动脉沟
E:后弓上面近侧块外有椎动脉沟
颈椎病具有以下退行性变化,但除外()。
A:椎间盘变性
B:椎体变性
C:关节间部溶解
D:椎骨钩突关节变性
E:关节突关节变性
急性房颤治疗首选药物是()
A:普罗帕酮
B:胺碘酮
C:氟卡尼
D:洋地黄
E:奎尼丁
男,60岁,颈肩痛3年,步态不稳4个月,近一个月来行走有踏棉花感,查体:Hoffmann征阳性。双膝腱反射活跃,双踝阵挛阳性。其诊断是()。
A:肩周炎
B:髌骨软化症
C:肱骨外上髁炎
D:颈椎病
E: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男,59岁,右肩周疼痛3月,诊断为肩周炎,既往患严重肺气肿多年,可以为其实施的神经阻滞是()。
A:颈浅丛阻滞
B:肩胛上神经阻滞
C:腋神经阻滞
D:枕大神经阻滞
E: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下列哪项不是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功能障碍?()
A:肩痛
B:肩部活动受限
C:肌肉萎缩
D:肱二头肌硬结
E:手臂麻木
患者,女,53岁。右侧胸背部疼痛8天,晚间疼痛显著,影响睡眠,查体:右胸背部无畸形。胸部乳房下方可见中度数量散在红色疱疹,沿胸6~10肋间分布。压痛(+),轻触痛(+),双肺呼吸音清,初步诊断为带状疱疹。该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哪些方法治疗()
A:抗病毒
B:镇痛
C:局部皮肤护理治疗
D:预防继发感染
E: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
F:免疫抑制治疗
G:可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
餐叉样畸形提示应当是()
A:桡神经损伤
B:尺神经损伤
C:正中神经损伤
D:Colles骨折
E:类风湿关节炎
下面关于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目的是获得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效能,降低个别药物的剂量,减少毒性反应,以及防止或延迟细菌产生耐药性
B:一般应限于三种以内药物的联合,并根据联合敏感试验结果来选择药物
C:一般应限于两种药物的联合,并根据联合敏感试验结果来选择药物
D: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但多数呈现相加或无关作用,协同或拮抗都较少见
E:宜采用静脉内分次、分别给抗菌药物的方法,以免两种以上药液混合,影响抗菌活力,降低疗效。如采用静脉内滴注时,应注意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
下列关于局麻药的描述,哪项正确?()
A:蛋白结合率越低,局麻药的神经阻滞作用越长
B:局麻药的麻醉效能与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有关
C:局麻药的显效时间主要取决于该药的解离常数
D:局麻药的脂溶性越高,神经阻滞阱间越长
E:麻醉效能与局麻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关系
下列选项中,下列哪项
不属于
羟考酮的药理特点?()
A:羟考酮重复应用会造成羟考酮或其代谢产物的蓄积
B:羟考酮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C:年龄和性别对羟考酮的药效作用影响不大
D:羟考酮的镇痛作用强度与吗啡相当
E:羟考酮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泄
下列不是腕关节注射的进针途径的是()。
A:远侧尺桡关节注射
B:桡骨茎突注射
C:关节综合区注射
D:掌侧掌指关节近端注射
E:腕管注射
术后疼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中错误的描述是()
A:疼痛应激使得分解代谢的激素如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增加
B:疼痛应激使得合成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和睾丸激素等的分泌减少
C: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少,导致患者创伤后呈负氮平衡和脂溶解增加状态
D:皮质醇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增加还会使水钠潴留和继发细胞外间隙扩张
E:疼痛应激使血糖增高,机体可供利用的能量增加,有利于机体恢复
下列有关局麻药药代动力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局麻药的吸收与药物剂量有关,与注射部位无关
B: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心、肺、肝、肾,然后再分布到肌肉、脂肪
C:酯类局麻药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局麻药经肝脏代谢
D:局麻药也可以以原形形式经肾脏排泄
E:局麻药通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等过程从体内清除
患者,男,30岁。突发右侧气胸,肺压缩50%,行穿刺排气治疗,抽气量应为()
A:1000ml以内
B:800ml以内
C:600ml以内
D:400ml以内
E:1500ml以内
男性,31岁。高处坠落2小时后送至医院,主诉胸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无恶心、呕吐。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此时的肌力应为()
A:4级
B:2级
C:0级
D:3级
E:1级
肝、胆痛的痛敏区主要在()。
A:右上腹
B:右肩部
C:右臂
D:右背部
E:左上腹
一氧化碳中毒缺氧()
A:高压氧疗
B:持续低流量给氧
C:无控制性给氧
D:鼻导管持续高浓度给氧
E:呼气末正压给氧
血型不合输血后,患者出现严重溶血反应,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
A:含铁血黄素尿
B: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尿胆原(+)
该患者诊断为()
A:三叉神经痛
B:非典型性面痛
C:口服卡马西平
D: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E: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