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梁式桥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称之为( )。
A:标准跨径
B:理论跨径
C:计算跨径
D:净跨径
粒料分类中,级配碎石可用于( )的基层和底基层。
A:各级公路
B:高速公路
C:二级公路
D:一级公路
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有()。
A:逐段悬臂平衡施工
B:沉箱法
C:顶推法施工
D:转体施工
E:缆索吊装施工
撞击韧度试验机
可作为换填垫层的材料有()。
A:级配碎石
B:粗粒土
C:中砂
D:片石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 )合格取得操作许可证者,方可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
D:相关部门考评
在创建项目团队时首先需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
预制梁板时,底模若使用不锈钢模板,钢板厚度不小于()mm。
A:5
B:6
C:7
D: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
A:移动模架法
B:悬臂浇筑法
C:支架现浇法
D:移动支架法
E:缆索吊装法
摊铺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或搭板时,()任何机械开上钢筋网。
A:允许
B:适宜
C:严禁
拔桩机
土方路堑的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分为横挖法、()、混合开挖法。
可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是()。
A:砂
B:石子
C:矿渣
D:粉煤灰
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之为()。
A:桥梁建筑高度
B:桥梁高度
C:桥下净空高度
D:桥梁通航高度
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将地面水或地下水经()通过下透水层中的钻孔流入下层透水层中排除。
A:渗井、渗沟
B:渗沟、渗井
C:渗井、渗井
D:渗沟、渗沟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确定其最小强度是按( )。
A:弯拉应力值
B:弯沉值
C:E0值
D:CBR值
支挡结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及()雨季施工宜搭设雨棚。

背景
某高速公路左右线隧道,洞口间距42m,左线长3316m,右线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460m,净空宽度9.64m,净空面积为58.16m2,设计车速100km/h,开工日期为2008年7月,2010年7月竣工。
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下图所示。
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顺序组织施工。
2009年6月6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用班组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2009年7月6日,确认累计死亡人达10人。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尤其注重落实“五项制度”中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问题: 1.给出③→⑩、⑿→⒁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隧道可采用哪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4.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5.根据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6.背景资料中提及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背景材料】 A单位承接了一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级配碎石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在中底面层上喷洒黏层沥青。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首先针对沥青路面施工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事件2:工程准备阶段,项目部根据路面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条件、现有机械的技术状况选择了施工机械。事件3:在施工透层沥青时,工地现场连续3日下起了大雨,第4日上午当雨量变小后,项目部决定开始浇洒透层沥青,并在下午随即摊铺上层。事件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设置了以下质量控制点:基层强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检查与试验;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控制和摊铺中的离析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接缝施工。 【问题】 1.概括沥青路面透层、黏层、封层的不同作用。 2.事件3中的施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问题所在。 3.针对事件4,请补充其他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点
绿波
()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修补裂缝,喷洒各透层、粘层与封层等。
发扬民主、科学决策不是项目经理的领导方法之一。
只在桥不太高的旱地上采用拱桥轻型墩的是()。
A:悬臂式单向推力墩
B:八字形桥台
C:背撑式桥台
D:带三角杆件的单向推力墩
交通工程中,下列关于供配电、照明系统母线安装要求说法正确的选项有()。
A: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至下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下,负极在上
B: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向盘前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前,负极在后
C:面对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D:交流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
E:直流是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为()。
A:质量问题
B:重大质量事故
C:一般质量事故
D:特大质量事故
E:重特大质量事故
隧道周边位移的测量仪器一般采用()。
A:收敛计
B:测缝计
C:声波仪
D:水平仪
饱和面干吸水率试模
不同性质的土进行填筑时()。
A:可以混填
B:不得混填
C:视土质情况而定
D:条件允许时,最好混填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粘质粉土、砂土、重粘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后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简述改善方法。 (2)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 (3)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隧道水害的防治措施包括()。
A: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B: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C:用各种耐腐蚀材料敷设在混凝土衬砌的表面
D: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
E: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