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水文勘测工

水文大断面图是以各垂线的起点距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绘制的,两坐标的()宜分别考虑。
A:大小
B:尺度
C:标度比例
D:标度
新技术仪器配置后应开展试验研究,开展和已有观测测验手段的()试验,建立数据资料的衔接关系检验和对条件的适应性,是试验的目标之一。
A:平行对比
B:平衡对比
C:平面对比
D:立体对比
纵断面图绘制时,纵、横坐标比例尺宜采用1、2、5的整数倍数,高程比例尺宜为水平距离比例尺()的整倍数。
A:10
B:5
C:2
D:1
蒸发量编码内容包括()、蒸发器型号等信息。
A:散发量
B:蒸发量
C:降水量
D:降雪量
横式采样器由筒体、筒盖、控制机构等组成,筒体容积一般为1.5~2.0L,结构比较简单,器身()流线体,阻水严重,自重较小,用拉索或锤击方式关闭前后盖板进行取样。
A:符合
B:不符合
C:是
D:呈
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平距相等的地方表示()。
A:陡坡
B:缓坡
C:平地
D:坡度均匀
在估算流量测验的不确定度时,不确定度可按需求设定置信水平,一般设定置信水平为()
A:90%
B:92%
C:95%
D:98%
下列()属于影响采用流速仪法测流的条件。
A:河床冲淤变化的大小
B:河床是否稳定
C:是否适宜建设缆道
D:附近是否有涉水构筑物
冰期测流,可点绘冰期流量改正系数过程线图或水浸冰厚及()过程线图,检查冰期流量的合理性。
A:风速
B:水温
C:气温
D:气压
()、天平、量筒、盛沙杯、搅拌器、温度计、烘箱、比重瓶等是吸管法泥沙颗粒分析的技术装备。
A:吸管
B:分析筛
C:粒径计
D:精密游标卡尺
从泥沙向下游输移的观点讲,全沙包括()和推移质。
A:溶解质
B:冲泻质
C:河床质
D:悬移质
中泓浮标系数的试验,应在平水期与流速仪法测流所选用的一种测流方案做对比试验,并可与断面浮标系数的试验结合进行。
原始观测资料()计算错误,不影响整编成果的应扣分;影响整编成果的加重扣分。
A:整步
B:整理
C:整顿
D:整洁
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
A:专用的量雨杯
B:水位浮子
C:虹吸管
D:翻斗
可在铅鱼的鱼身部分垂直水平轴线涂5~10cm宽()的油漆条带,以作水上悬空时的安全警示标志。
A:黑白相间
B:红黑相间
C:红白相间
D:灰白相间
对粒径小于2mm的颗粒:称量试样沙量;将依粒径分级法划分孔径系列的方孔编织筛和底盘组装成套;将试样倒在套筛最上层,用软质毛刷拂平,加上顶盖;移入振筛机座上,套紧压盖板,启动振筛机,定时振筛()min。
A:10
B:15
C:20
D:25
从理论上讲,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代数和应()。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不等于零
测量前仪器准备的数量上应满足()的需要。
A:工作人员
B:工作分工
C:工作分组
D:一个工作组
浮标法测流断面的设置,上、下浮标断面必须平行于()并等距,且其间河道地形的变化小。
A:流速仪法测流断面
B:浮标中断面
C:上、下比降断面
D:基本水尺断面
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cm。
如何准备与实施企业水量测试?
利用浮标法测流时,需要观测每个浮标运行期间的()及其他应观测的项目。
A:风向
B:风力(速)
C:风向或风力(速)
D:风向和风力(速)
某站2000年的年最高水位值为536.99m,并出现在7月13日23:59、9月16日24:00,该站本年度年最高水位值出现日期为()。
A:9月16日
B:9月17日
C:7月14日
D:7月13日
土壤含水量自动监测站的采样时间可从早上8时开始每隔()采样一次,而报送和整编土壤含水量信息时,以早上8时的数据为准。
A:4h
B:3h
C:2h
D:1h
检查分析单次流量测验时,点绘垂线流速分布曲线图的目的是检查分析其分布的合理性。当发现有反常现象时,应检查原因,有明显的测量错误时,应()。
A:对该条垂线上错误的测点流速进行复测
B:对该垂线平均流速进行重新计算
C:舍弃该条垂线
D:对该垂线平均流速进行复测
用天平感量1mg,比重瓶容积1000mL作业,比重瓶置换法所需最小沙量为()g。
A:1.0
B:2.0
C:5.0
D:10.0
水准测量水准尺读数应按()顺序读出。
A:mm、cm、dm、m
B:m、dm、cm、mm
C:mm、cm、m、dm
D:cm、mm、m、dm
漂浮物浮标系数的试验,应在()与流速仪法测流所选用的一种测流方案做对比试验,并可与断面浮标系数的试验结合进行。
A:平水期
B:中水期
C:中、高水期
D:高水期
从泥沙向下游输移的观点讲,全沙包括悬移质和()。
水文大断面图是以各垂线的()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绘制。
A:间距
B:起点距
C:距离
D:水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