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国银行

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市场风险程度相关的因素为()
A:市场利率的不利变动
B:市场汇率的有利变动
C:市场价格的有利变动
D:市场利率的有利变动
对商务卡透支超过还款期90天以上的,应()
A:通过电话提醒还款
B:上门调查
C:及时止付,必要时采取司法催收
D:立即采取司法途径催收
转让地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股权的,受让的单个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和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地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股本总额的(),入股金额不得超过其自身实收资本的()
A:10%;10%
B:10%;30%
C:10%;50%
D:10%;60%
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的比例控制指标不得低于()
A:45%
B:50%
C:60%
D:65%
新线借记卡挂失有什么注意事项?
柜台可受理的信用卡不包括都市卡。
在中银自助通上办理业务,收费标准如何?
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年数总和法
D:双倍余额递减少法
商业银行应当()实施事后检验,将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或模型的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A:不定期
B:定期
C:常规性
D:间歇性
非居民办理结汇业务时的资金属性只能使用()
A:现金
B:转账
C:旅游
D:职工报酬和赡家款
当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时,当地及本国银行均应进行核准,并划分管理责任。()
销账码查询使用交易()。
A:20450
B:440
C:450
D:20430
银行自己估算违约风险暴露的具体要求包括()
A:对于资产负债表内项目,银行估算的违约风险暴露,不应低于当前的提款金额
B:对于资产负债表外项目,银行必须备有程序,来估算违约风险暴露
C:有关程序必须规定每种贷款的违约风险暴露估算值
D:银行估算违约风险暴露时,应该反映借款人可能还会在违约事件出现前后提款
E:虽然各类贷款的违约风险暴露估算值不尽相同,然而对这些贷款的描述必须清晰明了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监管机构应根据非现场监管的需要,要求银行按照规定及时报送与外汇风险有关的各类报表及资料。这些报表及资料应是在并表基础上报送的,应当包括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可以不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附属机构(含境外附属机构)。()
账户复审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处理对公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及临时存款账户的开立、变更、年检及销户和储存、传递、查阅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资料以及账户信息的统计等功能。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以上选项均正确
关于询证函、结算证明类产品业务处理错误的是()
A:专人负责、专岗办理、专章加盖
B:业务经理作为审核人
C:回函或开具书面证明必须以会计账务信息为依据
D:验资证明、结算资信证明按规定缮制,不作为重空销号登记
开通了公司电话银行,但不知道密码?
银行提取的一般准备,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按《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纳入银行()
A:核心资本
B:附属资本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根据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B: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12个月
C: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18个月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4个月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不可控制或影响的风险,主要包括()
A:社会动荡
B:发生战争
C:出现金融危机
D:商誉风险
E:政策风险
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五级分类为()
A:正常
B:关注
C:次级
D:可疑
在决定哪些银行适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时,监管当局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银行的规模(即在银行系统中所占的资产份额)
B: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C:重大活动或业务的参与程度(例如结算清算业务,或占有相当大份额的零售业务)
D:国际业务(即持有海外资产/海外收入的比例)
E:银行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生变量是确定的,而外生变量则不是。()
如被查询人的账户为担保中国银行债权的保证金账户,或已质押于中国银行:()。
A:可以办理冻结手续和扣划手续
B:不可以办理冻结手续,不得扣划,并出示相关质押协议等证据
C:可以办理冻结手续,但不得扣划,并出示相关质押协议等证据
D:不可以办理冻结手续,不得扣划
为提高检查精度、方便检查的组织管理,监管人员在贷款分类检查中经常采用等概率抽样法和判断抽样法。()
当某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收益,但其他人没有为获得的收益付出代价,称为()
A:正的外部性
B:负的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非竞争性消费
CAMEL评级始于()年。
A:1970
B:1978
C:1979
D:1990
新线电话银行是否支持公司客户跨地区登陆?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治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