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宜用()
A:消风散加减
B:凉血解毒汤
C:龙胆泻肝汤
D:犀角地黄汤
E:四物消风饮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重加饴糖而成,变解表之方为温里之剂。
天王补心丹服用方便,可以长期服用。
患者,50岁。耳鸣、耳聋5年,鸣声尖细,夜间明显,影响睡眠,房劳后加重。平时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性欲减退,夜尿3次,小便余沥,舌质淡胖,脉沉细。辨证多属()
A:气血两虚证
B:肝肾阴虚证
C:肾阳亏虚证
D:心脾两虚证
E:脾肾阳虚证
我国第一本温病学专著是()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暑疫全书》
E:《疫疹一得》
预防破伤风的计划免疫用()
A:类毒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胎盘球蛋白
E:死菌苗
"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
A: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与脏腑不直接络属
D: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奇经不分布在四肢
口腔颌面部损伤后的中医治疗,宜在伤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早期宜(),中期宜(),后期宜()
患者恶风、汗出、脉浮缓,因脾肺气虚,肌表疏松所致。
不属于厥阴病提纲的是()
A:消渴
B:饥不欲食
C:食则吐蛔
D: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E:下利不止
下列不属于流注的选项为()
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瘀血流注
D:髂窝流注
E:痰湿流注
内伤杂病辨证一般以()辨证为中心,并与()辨证相结合。
能祛风湿,温经止痛的药物是()
A:独活
B:川乌
C:五加皮
D:秦艽
E:木瓜
下列症状中,诊断表证最具意义的是()
A:脉浮
B:恶寒
C:头身痛
D:苔薄白
E:流涕
下述不属于产后血晕特点的是()
A:半身不遂
B:不能坐起
C: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
D:泛恶欲吐
E:甚至昏厥不省人事
关元为哪一经的募穴()
A:胆
B:三焦
C:胃
D:小肠
E:心
肺金的肃降制约肝气、肝火的上升,称为金克木。
僵蚕的主治病证是()
A:急惊风
B:慢惊风
C:风热头痛
D:风疹瘙痒
E:瘰疬痰核
血实宜决之
水逆证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饮
C:饮不欲咽
D:口渴多饮
E:饮入即吐
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的穴位是()
A:大陵
B:神门
C:内关
D:足临泣
E:外关
湿邪为病,多见于()
A:春夏之交
B:冬末春初
C:夏至之前
D:夏秋之交
E:春末夏初
何谓缪希雍的治吐血三要法?
带下病治肾当()
A:宜补宜涩
B:宜凉宜宣
C:宜清宜利
D:宜泻宜通
E:宜升宜燥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呈()
百合固金汤中化痰止咳的药物是()
A:前胡
B:桔梗
C:半夏
D:瓜蒌
E:贝母
人的语言听觉范围一般在500~2000Hz,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以500Hz、1000Hz及2000Hz的气导平均听阈来估计。平均听阈在10dB以内者为正常,在10~30dB为轻度耳聋;超过30dB为中度耳聋;超过()dB为重度耳聋,超过()dB为全聋。
鼻疖炎症扩散的常见原因多为()
A:挖鼻等不良习惯
B:疖肿不适当挤压或早期切开
C:疖肿未加治疗
D:早期热敷
E:切开排脓
对血液循环起主要作用的脏除心脾外,还有()和()
牙外伤包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