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活动课时制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0.496÷1.2=()÷12
A:4.96
B:49.6
C:496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生活适应良好。()
文艺复兴后出现了很多人文主义思想家,他们都很重视教育问题。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他们的教育主张()
A:关心儿童,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
B:重视体育和美育
C:主张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类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E:注重希腊文、文法及修辞的教学
为当三好学生而努力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教学设计题: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试分析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如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新授部分教学。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
A:生存权
B:隐私权
C:受尊重权利
D:身心健康权
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25个0.01比25小()。
A:25.75
B:24.75
C:23.75
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 (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 (2)老师在上海工作; (3)毕业后小李乘坐高铁去看望过考上公务员的同学。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是老师,小王是公务员
B:小李是作家,小张是公务员
C:小王是作家,小李是老师
D:小王是老师,小张是作家
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直接感知、记录、分析的教学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口语表达的基本要素是()。
A:语速
B:语音
C:词汇
D:声调
E:句法
智力技能包括各种认知因素,其中()占据最主要地位。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抽象思维
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
把分数a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11倍,分母扩大到原来的13倍,得到的一个新分数b;把分数a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8倍,分母扩大到原来的9倍,得到一个新分数c。那么b和c比较()
A:b>c
B:b=c
C:bD.比不清楚
学生的行为侵害他人,造成损伤的,应由()依法予以赔偿。
A:学校
B: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C:学生的老师
D:未成年学生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记录方式有哪些情况?()
A:项目检核表
B:评定量表
C:轶事记录
D:观察记录
不管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要考虑()。
A:教学目标
B:教学进度
C: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D:师资水平
“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不均衡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不怕见父母,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让我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我儿子爱说爱动,在课堂上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因这类事我被这位老师在电话里或当面训了多次。“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都管不好!”“孩子的毛病都是你们大人惯的,像你们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不怎么样的家长,孩子都是这个样,瞎逞能”等。有一次,儿子因同学给他起外号,把一个学生的鼻子打出了血,我在该老师电话的严厉催促下来到学校。当着一些老师的面,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把你儿子教育的,都反了天了!”“这么点的孩子都管不好,你也太无能了吧?这还用我教你吗……”她训人的时候,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要不是我儿子在她的手底下,我非要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不可。问题:试分析上述材料中的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教师应怎样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