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法卷二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国家赔偿中,赔偿义务主体就是赔偿责任主体。
对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转为继续盘问。
负责考研试题管理工作的王某在考试前一周,将英语卷试题提前泄露给辅导机构或者其亲戚朋友,造成了题目大范围泄露,造成英语考试成绩作废,组织重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造成考试成绩作废,组织重考"属于情节严重"
B:本案中所有泄露了试题的人员都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考生如果用收买方式获取考题,同样可能构成犯罪
D:打听考试内容的人都构成犯罪
某县检察院对张某以涉嫌受贿刑事拘留15日后,证据不足决定撤销案件,释放了张某;张某申请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均作出不予赔偿决定;某市中级法院赔偿委员会对张某申请赔偿一案立案审理过程中,某县检察院撤销原撤销案件决定。赔偿委员会应当如何处理?()
A:终止审理
B:中止审理
C:继续审理并作出决定
D:继续审理并驳回申请人赔偿申请
农药经营单位不得经营哪些农药?
下列关于聚众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行为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B:构成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要求行为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C: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要求行为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
D:聚众斗殴罪是结果加重犯
下列选项中,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有:()
A:贷款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保险诈骗罪
D:虚报注册资本罪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
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
D:受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毒品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包括其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及临时居住地。
在行政诉讼中,针对下列哪些情形,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A: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B:受理案件后发现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D: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
对重大、复杂案件的证人、被害人进行询问的时候,可以录音、录像。
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作出赔偿决定后或者逾期未作赔偿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
A:提起行政诉讼
B: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C: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
D: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经复议仍不服或者上级法院逾期未作复议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向该上级法院的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按照刑法规定,以下情形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C:抢劫致被害人死亡的
D: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的
田某,男,21周岁,因故意杀人被人民检察院起诉至某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作出判决后,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了上诉。在本案中,高级人民法院在组成合议庭的时候,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参加
B:不能由人民陪审员参加
C:合议庭人数只能是3人或者5人
D:合议庭人数可以是3人或者7人
甲某看乙某被汽车撞倒,手包被甩出很远,又看到肇事车辆逃逸,将乙丢在远处。乙因左腿骨折不能站立,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甲见此情形,捡起乙的手包,不顾乙的警告劝阻,扬长而去,经查,手包中共有人民币5000元。对此,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抢夺罪
C:甲构成抢劫罪
D:甲构成侵占罪
村民陈某、吴某因拒绝缴纳所在乡政府摊派款,被通知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学习班”。学习期间,不准回家,不准亲友探视,不准与外界通信或电话联系。十天后,陈、吴答应缴纳摊派款,才准许学习结业回家。陈、吴如果要求行政赔偿,应向哪个机关提出?如被拒绝,还有何救济途径?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孙乙可否委托其兄孙甲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二人同时在一仓库盗窃,但二人互不联络
B:甲、乙二人同时打丙,甲出于杀人故意往丙头上打,乙出于伤害故意往丙腿上打,致丙死亡
C:甲教唆乙打断丙的腿,乙听后没有产生伤害故意
D:甲教唆未满14周岁的乙杀死了丙
证据排列组和的概念、意义及方法是什么?
吸毒人员周某和郑某都是吸毒人员,属于非法同居关系,二者以吸毒可以治疗牙痛为理由,鼓动齐某吸收毒品,并向齐某提供毒品、吸毒工具,教齐某具体吸毒的方法,请问二人的行为:()
A:二者的行为构成犯罪
B:强迫他人吸毒罪
C: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
D:欺骗他人吸毒罪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仅仅面向少数的亲朋好友募集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承诺高回报率的吸收存款行为系传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C:保证高收益率的受托理财行为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D:只有个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享有的优益权包括:()
A:监督合同履行权和制裁权
B:指挥权
C:单方变更权
D:无须征得相对人同意单方缔结合同的权力
经审查管辖异议成立时,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A:裁定驳回起诉
B: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C:告知原告另行起诉
D: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
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 )
A:解决的实体问题不同
B:依据的实体法不同
C:诉讼结构不同
D:诉讼主体不同
甲无意中得知自己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朋友乙有向外国人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但并未与外国人勾结,其他具体情况甲一概不知,乙也不愿告诉甲。为了劝说乙放弃犯罪行为,甲查阅了大量的刑法资料,得知乙可能构成( )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背叛国家罪
C:间谍罪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发生非法外联时会在()控制台报警。
A:公安部控制台
B:厅控制台
C:市控制台
D:部、省、市同时
受害的法人终止,()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A:其法定代表人
B:其经理
C:撤销该组织的机关
D:承受其权利的法人
国家赔偿法是一种公法。
1998年5月15日,甲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998年12月1日,法院以诈骗罪终审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2003年1月,经复查发现甲犯罪时尚未满16周岁,法院根据刑法规定改判甲无罪,予以释放。甲被释放后请求国家赔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根据国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工作出发1998年5月15日算至2003年1月
C: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1998年12月1日算至2003年1月
D:应当给予赔偿,损害应从1998年5月15日算至1998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