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输血技术

浓缩血小板的正确保存条件是()
A:4±2℃冰箱保存
B:4±2℃振摇箱保存
C:22±2℃室温保存
D:22±2℃振摇箱保存
E:-20℃以下冰冻保存
以下不属于高危行为的是()
A:男同性恋
B:文身
C:注射乙肝疫苗
D:吸毒
E:多个性伙伴
活化的T细胞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是()
A:CTLA-4
B:TCR-Igβ
C:FCR
D:CD94
E:IL-2R
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问题,下列叙述中观念错误的是()
A:出血早期,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和Hb浓度短时间内表现可能为"正常"
B:正常人体的肝、脾组织通常"储存"约有1/5的血液总量
C:正常成年人,急性失血<20%时首先应该有效止血和用晶体盐充分扩容,可以不输血
D:急性失血20%~40%时,在积极止血和扩容的同时应做好输血准备
E:出血量>40%时,在积极扩容、输注红细胞同时,应输注新鲜全血
tRNA在发挥其功能时最重要的两个部位是()
A: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
B:氨基酸臂和D环
C: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
D:Tψ环和反密码子环
E:Tψ环和可变环
淋巴细胞的体积为()
A:16×10-15L
B:230×10-15L
C:450×10-15L
D:87×10-15L
E:100×10-15L
患者女,24岁。因鼻出血、口腔血泡,皮肤紫癜至医院。查血小板3×109/L,血小板抗体阳性。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急性白血病
C: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血小板无力症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温度及保存期,哪些正确()
A:-20℃以下,四年
B:-50℃以下,二年
C:-80℃以下,三年
D:-120℃以下,三年
E:-20℃以下,一年
输血传染病通常指的传染过程是()
A:健康携带者
B:慢性携带者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隐性感染
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A:可以互相代替的
B:可以互相补充的
C:互不相干
D:可以割裂的
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患者男,38岁。发热、乏力、牙龈肿胀出血2个月入院。Hb70g/L、WBC1.1×109/L、PLT34×109/L、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5。经化疗3个疗程,骨髓达到完全缓解。1个月后又给大剂量化疗巩固治疗。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三系细胞减少,给予输新鲜红细胞、手工分离血小板支持治疗。输血后1周,患者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见斑丘疹、高热、黄疸、腹泻,为血水样便,每日2500ml。总胆红素105μmol/L,转氨酶345U/L。经对症治疗无效,患者死亡。 治疗不正确的是()
A:大剂量皮质激素
B:静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C:血浆置换
D:小剂量多次输注HPA不相合的血小板
E:输注HPA相合的血小板
下列对抑菌试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B: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几乎全部敏感,而大多数其他链球菌并不受其抑制
C:O/129抑菌试验主要用于弧菌科的属间鉴别
D:几乎所有的肺炎链球菌对奥普托欣敏感,对其他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
E:O/129抑菌试验中出现抑菌环为敏感,无抑菌环为耐药
对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首先要做的是()
A:保持呼吸通畅
B:立刻停止采血
C:让献血者平躺
D:保证空气清新
E:饮用低糖水
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
A:急性溶血
B:类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磺胺类药物的治病原理是()
A:直接杀死细菌
B:细菌生长所必需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C:细菌生长所必需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D:细菌生长所必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
E:分解细菌细胞壁
200ml全血分离的洗涤红细胞容量应为多少;400ml全血分离的洗涤红细胞容量应为多少()
A:125ml±5%;250ml±5%
B:120ml±10%;250ml±10%
C:125ml±10%;240ml±10%
D:120ml±10%;240ml±10%
E:125ml±10%;250ml±10%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
A:消毒
B:灭菌
C:无菌
D:防腐
E:无菌操作
Klenow片段不具有()
A:DNA聚合酶活性
B:5′→3′核酸外切酶活性
C:3′→5′核酸外切酶活性
D:604个氨基酸
E:DNA-polⅠ的C端
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应与医疗救护中心联系,准备将献血员转送医院救治()
A:轻度献血反应
B:中度献血反应
C:重度献血反应
D:局部献血反应
E:全身献血反应
体格检查表上应该填写()
A:证件号码
B:血压
C:一般健康情况
D:献血类别
E:免疫接种
存在于TCR或BCR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是()。
A:自身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异嗜性抗原
患者男,19岁。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伤口出血不止,输注RCC4U及FFP500ml后病情无好转,转入上级医院。查体右下腹可见手术切口及引流管,伤口持续渗血,24小时引流量300ml。凝血常规示AYrT延长,Ⅷ因子:C测定为5%。该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措施中最积极的是()
A:输注冷沉淀
B:输注血浆
C:加强抗感染
D:持续伤口引流
E:再次手术
按我国的规定,常规使用的抗A试剂效价不得低于()
A:1:16
B:1:32
C:1:64
D:1:128
E:1:256
下列关于粒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采用4±2℃低温保存
B:保存时间不超过8h,最好在2h内输注
C:若粒细胞绝对值>0.5×10/L,则不必输注
D:对于可能有手术污染的粒细胞减少患者可进行预防性输注
E:为防止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不主张连续输注
ISBT128码是血液采集、加工和输血方面全世界唯一通用的标识系统。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ISBT128码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ISBT 128条码为基础上,按医学标准增加了国际输血规定
B: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要求
C:数据结构和条码符号与各种现行条码标准的一致性
D:这个标准将取代目前世界上已采用的许多血液条码国家标准,不允许与大多数国家标准同时存在
E:Coda bar码数据流转变为ISBT 128码数据流时不必用符号标识符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ISBT128码的特征()
A:可选择128个不同的字符来编码
B:有一个极高致密的混合编码字符集用于为长数据编码
C:每一个条码特征都有3个分开的自我校验机制
D:不允许ABCCodabar和ISBT128标签系统共存
E:对世界上任何一个采供血机构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码,使用期限为100年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它是谁制定的()。
A:国际红十字会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血液协会
E:自动化和数据处理委员会
采血后多长时间制备出血浆,会有全部凝血因子()
A:2小时以内
B:4小时以内
C:6小时以内
D:8小时以内
E:12小时以内

患者女,27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月经不止10天入院。有输血史、孕3产1胎、人工流产2胎。Hb50g/L、WBC1.8×109/L、PLT8×109/L、血型为A型、RhD阳性。隔日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10U、共2次,阴道出血减少,血小板上升至1.5×109/L。第三次输注血小板后1周,患者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皮肤出血性荨麻疹,阴道出血加重,6天后症状自行缓解。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可能是()
A:血小板输注无效
B:输血后紫癜
C:过敏反应
D: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E:细菌污染反应
B型受者AB型供者,移植早期应输注哪一种血小板()
A:A型血小板
B:B型血小板
C:O型血小板
D:AB型血小板
E:任意一种血小板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清蛋白减少
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E:血浆清蛋白不变
患者女,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
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
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
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
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缺乏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
A:GPⅠa
B:GPⅠb
C:GPⅡb
D:GPⅡa
E:GP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