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方式,如“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可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用()、()两项原则去处理
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
A:启发式策略
B:经验策略
C:实践策略
D:分析策略
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根据()。
A:学生情况而定
B:教学内容而定
C:教学条件而定
D:领导意图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件》分别自()正式颁布。
A:1992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88年10月20日
D:1989年1月1日
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有10个老师,给每个老师分配一组学生,他们被告知,这群学生事前经过“测试”,有一半的学生智力超群,其他一半学生则是普通智商。所以就有10个老师10组学生,每个老师一组学生,每组的一半是经“测试”智力超群的,另外一半是普通智商。当教师完成教学后,实验者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被“测试”过的学生中,智力超群的表现要优于普通智商的,是普通智商的2倍,当然这是我们预料中的结果,也是老师预料中的结果。但是最后,老师们被告知,这群学生事前根本没有被测试过,没有智商上的差别。结合例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与帮助者
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D:教师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
E:教师是学习者
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神经系统
下列关于教育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规模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手段
D: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以下对能力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B: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C:能力的迁移范围很小
D: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正比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 ()、 ()和()的要求。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强调要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取消其学籍。
省义务教育条例对学生杂费的标准和收缴办法是如何规定的?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课程()。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兼顾
D:以分科课程为主
某老师认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领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处于知识讲授的准备阶段,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一般发生在课外,因而均
不属于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结合材料,下列有关教学过程的阶段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B: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
C: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均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D:该教师的观点完全错误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最好先让孩子在他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他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后方能适应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就常会坏事”。可见,蒙田强调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量力性
简述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
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培尔
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A:逃学
B:旷课
C:不在家中
D:擅自外出,夜不归宿
首页
<上一页
325
326
327
328
3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