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患者感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明显,检查见肛缘某一部位或围绕肛门有不规则肿物隆起,质软,皮色紫暗,此为()
A:结缔组织性外痔
B:炎性外痔
C:静脉曲张性外痔
D:血栓性外痔
E:内痔嵌顿
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
B:离入出合
C:奇恒之腑
D:一源三歧
E:别道奇行
拇指推法中,可用()或()为着力面。
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X线平片
B:核素骨扫描
C:查ALP
D:MRI
E: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检查
胞宫属于()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经络
E:以上都不是
小儿无蒂息肉,经常出血者适用于()
A:注射疗法
B:外剥内扎术
C:冷冻疗法
D:结扎法
E:电灼法
上述症状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的是()
A: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痰多
B:昏仆抽搐,吐涎,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
C:发时颜面口唇青紫,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
D:痫病频发,神识恍惚,健忘失眠,头晕目眩
E:痫病频发,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体瘦纳呆
肝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如何?
与宗气生理功能相关的方面有()
A:呼吸
B:语音
C:发声
D:心律
E:视听
上达巅顶的阴经是()经,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八正散清热利水通淋,方用大黄属"通因通用"之法。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1岁。眩晕5年余。患者5年前,产后出现眩晕,动则尤甚,劳累即发,虽然服补中益气丸,病情无改善,现仍眩晕,动则尤甚,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体格检查:T37.0℃,R18次/min,BP86/54mmHg。贫血貌,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10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脉细弱。血常规:WBC5.8×10
9
/L,N0.70,L0.30,Hb86g/L。头部CT:正常。头部MRI:正常。
细脉的脉象特征是()()
肝风内动证临床常分为()()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
一孕妇受孕5个月,阴道出血3天,色如咖啡,腰酸口臭,腹胀下坠明显,子宫增大如孕2月大小,诊断为()
A:胎动不安
B:胎漏
C:胎死不下
D:滑胎
E:堕胎
烧伤有哪些外治法?
薄荷在养阴清肺汤中的作用是()
A:疏散上焦风热
B:疏散条达
C:疏散风热又利咽喉
D:散疫毒而利咽喉
E:疏风邪而利头目
伤食吐的常用方剂()
A:枳实导滞丸
B:枳术丸
C:保和丸
D:肥儿丸
E:健脾丸
剧烈而持久(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可诊断为()
呼吸机吸气压力或潮气量过大对循环的影响有()
A: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B:心脏舒张末期充盈减少
C:低血压
D:肺循环阻力增加
E:体循环阻力增加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成书于公元()年。
影像诊断主要包括哪些?
何谓痞满?其病位、病机、病性及治疗原则是什么?
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A:四肢末端
B:头面
C:躯干
D:胸腹
E:大椎
引起急性脑缺血,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的疾病是()
A:蛛网膜下隙出血
B:脑炎
C:低血糖
D: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结缔组织外痔发于3、7、11点的易肛裂;发于6、12点的多伴内痔。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骨度分寸是()
A:12寸
B:15寸
C:18寸
D:19寸
E:13寸
《内经》所谓"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属于因地制宜的范畴
描述了两种推拿工具的是()
A:《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B:《医宗金鉴》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肘后救卒方》
《素问·脉要精微论》辨五色之"不欲"的表现是()
A:赭
B:盐
C:蓝
D:黄土
E:重漆色
首页
<上一页
319
320
321
322
32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