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工程测量员

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A:放点、穿线、交点
B:计算、放点、穿线
C:计算、交点、放点
D:交点、穿线、放样
轴线交会法待定点的点位的误差与测角精度()。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无答案
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①坐标计算 ②数据整理 ③成果输出 ④边长改化 ⑤归档
A: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①④③②⑤
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需要观测得数据有()。
A:上丝
B:下丝
C:中丝
D:水平度盘
E:竖直度盘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观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面松软和大风影响仪器的稳定
B:日照和温度影响水准管气泡的居中
C:大气层受地面辐射热的影响会引起照准误差
D:日照、温度、大风对角度观测没有影响
E:采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时,可以选择阴天或空气清晰度好的晴天进行观测,以便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EDM”是一门利用()作为载波和调制波进行长度测量的一门技术。
A:无线电波
B:紫外光
C:r射线
D:电磁波
小比例尺编绘图应以()为基础。
A:小比例尺实测图
B:大比例尺实测图
C:大比例尺编绘图
D:地形图
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
B:随起算面变化
C:总等于绝对高程
D:无法确定
GPS点的标志中心用直径小于()的十字线表示。
A:1mm
B:2mm
C:0.5mm
D:3mm
如图所示,今欲在河上架桥,AB两点不能直接丈量,在河的一岸建立基线AC,精密丈量基距离为85.3650m,又用经纬仪测得水平角α=68°30′20″,γ=56°42′40″,求AB的水平距离DAB
三角高程测量中,影响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有()。
A:垂直角测量
B:距离测量
C:仪器和目标高度丈量
D:地球曲率半径
E:大气折光
地貌是指地表上具有明显轮廓,自然形成或者人工建设而成的固定性物体。
用量针检测螺纹中径属于()测量,它有三针法,两针法和单针法,一般采用三针法。
A:间接法
B:直接法
C:比较法
一段直线丈量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cm,若要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需要丈量多少次()
A:4次
B:8次
C:12次
D:16次
如图已知直线1~2的坐标方位角α12=75°10′25″,用经纬仪测得水平角β2=201°10′10″,β3=170°20′30″,求直线2~3,3~4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坐标象限角。
在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上,伸展出三个系列的比例尺地形图,其中不包括()万。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2m
B:20cm
C:2cm
D:0.1mm
库房内的设备要避免水淹,介质架最低一层搁板应高于地面()以上。
在图上设计出水准路线后,应进行()。
A:初测
B:实地勘踏
C:定位放线
D:以上都不对
GPS测量在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可进行查看()和存储介质情况操作。
国标规定了哪两种公差原则?
在一般的GPS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A:单差解
B:三差解
C:双差固定解
D:双差浮点解
在高斯正形投影6°带和3°带中,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则地球表面上的边长和方向变形愈大;而中央子午线上的边长和方向变化则为()。
A:愈小、愈大
B:愈小、无变形
C:均无变化
D:愈大、愈小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相同。
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引起的。
A:大气折光
B:测边误差
C:测角误差
D:地球曲率
曲线在切线的()称为正拨。
A:上侧
B:下侧
C:左侧
D:右侧
隧道竣工测量,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应埋设()。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若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其真方位角相同时,则A点位于()上。
A:赤道上
B:中央子午线上
C:中央子午线左侧
D:高斯投影带的边缘上
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精平;照准;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调焦;消除视差;精平;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