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角膜上方周边部的范围平均CTT为()mg/mm2
A:5~14
B:15~29
C:30~45
D:46~60
阿托品作用于睫状肌的()受体。
A:N1受体
B:多巴胺受体
C:胆碱能受体
D:肾上腺素能受体
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功能时,如果被检者看到一个画片,说明()。
A:没有同时视
B:具有正常同时视
C:有斜视
D:有同时视
裂隙片的宽度为()。
A:0.1~0.4mm
B:0.5~1.0mm
C:1.0~1.5mm
D:1.6~2.0mm
-4.0DS框架眼镜病人改戴同屈光度的角膜接触镜时,其视近物时所需的调节力与戴框架眼镜相比将增加的原因是软性角膜接触镜有引起瞳孔括约肌痉挛的作用,调节增加。
配戴SCL后即刻出现不适的原因可能是镜片配适不良。
镜架的检测不包括()
A:机械性能检测
B:镀层厚度检测
C:外观质量检测
D:装配精度检测
流明、坎德拉及勒克斯均为光通量的单位。
眼内容物包括()。
A:虹膜、晶状体、睫状体冠
B:房水、血液、玻璃体液
C:泪液、粘蛋白、浆液
D: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下列关于焦度计的功能说法不合适的是()。
A:焦度计可用于测量柱镜的轴向及度数
B:焦度计可用于测量眼镜片的棱镜度
C:焦度计主要用于测量眼镜片的顶焦度
D:焦度计主要用于测量眼镜片的折射率
角膜知觉减退常见于()。
A:长期配戴隐形眼镜
B:短期配戴隐形眼镜
C:长期配戴框架眼镜
D:短期配戴框架眼镜
看近时()称为近反射三联运动。
A:同时发生的调节、晶状体变形及瞳孔缩小三种现象
B:先后发生的调节、集合及瞳孔缩小三种现象
C:同时发生的调节、集合及瞳孔缩小三种现象
D:同时发生的调节、集合及瞳孔增大三种现象
直接眼底镜采用后映照法观察屈光介质时,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角膜
D:脉络膜
面向下,眼球向上是配戴隐形眼镜的姿势。
如果F=-4.0DC×180,则其在30度方向上的屈光力为-1.0DC。
远视眼在视网膜后成的远点是()
A:虚点
B:实点
睫状充血的特点是()。
A:深红色、无压缩
B:浅红色、无压缩
C:深红色、有压缩
D:浅红色、有压缩
正常情况下,花镜每2-3年而更换一次。
屈光不正性弱视戴完全矫正眼镜1月后应复查()。
关于高镍合金镜架的说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A:适合于制作高档次眼镜架
B:含镍比例为80%
C:与蒙耐尔合金镜架相比有更好的弹性及耐腐蚀性
D:密度为5.0g/cm3
集合功能不全主要见于屈光不正者,如近视眼、高度远视眼、低视力、屈光参差等。
被检者左右瞳距不一致时,左右镜片的隐性小刻印的连线应平行。
镜片镀顶膜的材料以()为主。
A:氯化银
B:二氧化硅
C:氧化镐
D:氟化物
通电后()带状检影镜上的套管时,可使光源灯丝像旋转360°
A:上下移动
B:转动
C:推动
D:按动
同一介质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折射率相同。
裂隙片放在散光眼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椭圆形模糊圈的短轴方向上可提高视力。
眼睛的视力不能矫正至1。0而检查不出其他眼病()
A:复视
B:交替眼
C:单眼视
D:弱视
下面光透射比最高的镜片是()。
A:加减反射膜的树脂镜片
B:水晶镜片
C:光白玻璃镜片
D:超薄玻璃镜片
常用睫状肌麻痹剂是()类型药物。
A:M胆碱受体激动剂
B:M胆碱受体阻断剂
C: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D: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角膜结构由外到内为()。
A: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
B:角膜结膜层、角膜巩膜层、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
C:巩膜层、结膜层、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
D:内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上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