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炉前工

为了保持最低铁水面的稳定,要求每次实际出铁量与理论出铁量的差值不大于()%。
A:5~10
B:10~15
C:15~20
D:20~25
处理炉缸冻结抢救阶段炉前操作的重点是()。
A:开风口
B:处理好出铁口
C:处理好撇渣器
D:处理好风口与铁口间通道
计算题:某高炉容积为550m3,一昼夜消耗焦炭量为550t,求该高炉的冶炼强度是多少?
高炉休风时间超过4h以上,都应适当减轻焦炭负荷,减轻负荷与炉容大小关系是()
A:与炉容关系不大
B:炉容越大,减负荷越大
C:炉容越大,减负荷越小
D:与炉容无关
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通常把氧气管边涂成()。
A:黄色
B:天兰色
C:橙黄色
D:红色
炉前的主要指标有:铁口合格率、上下渣比、铁量差和()。
A:休风率
B:正点出铁率
C:设备完好率
撇渣器大闸板破损及小井沟头过低或打开铁口先来渣没有采取措施都会造成()。
铁口的烘炉导管,应伸到炉底()处。
A:中心
B:炉缸直径的1/3
C:炉缸直径的1/4
高炉炉顶煤气含H2量升高,炉顶温度升高,冷却设备可能漏水。
当温度()时,由于碳素溶损反庆极快,使CO2不能存在。
A:>800℃
B:>900℃
C:>1000℃
D:>110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安全含量是()它是无色味的气体。
处理炉缸冻结应注意哪些事项?
因铁口长期过浅,容易发生铁口处炉缸()的事故。
A:烧穿
B:爆炸
C:堆积
炉前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液压泥炮由几部分组成?
对炮泥质量要求()、高温结构强度高、()、具有可塑性、()、干燥后收缩性小、耐急冷急热性好。
为了便于操作和辨认,通常煤气管边涂成黑色。
炉顶设备重量主要靠支柱或框架支承。
制作铁口新泥套前要检查铁口孔道和铁口中心线的偏差,当偏差超过()mm时,应查明原因重开铁口孔道,同时校正泥炮。
耐火材料具有(),以抵抗机械磨损和冲击破坏。
2010年1月7日夜班4:52悬料,高炉停煤,4:55降风压至209Kpa、风量至985m3/min塌料,塌料后料不动,至5:21降风压至77Kpa、降风量至117m3/min,5:30--5:31铁后休风坐料,料线3.86m。复风后高炉逐步加风,赶料线,6:07送煤4t/h,6:43送煤5t/h。至6:54加风压至184Kpa、风量至1042m3/min,7:11高炉小塌料料线从1.9m塌至不明,工长降风压至172Kpa、降风量至1012m3/min。7:11塌料后,炉况一直不好,风压加、减频繁,亏料线,停煤次数多,至白班8:31塌料至料线3.86m料不动,期间共有5次塌料,料线均超过3m,夜班共计补焦9.12t。因8:31塌料后悬料,9:19白班工长梁水寿待赶满料线后休风坐料,堵3#、7#、10#风口恢复炉况,复风后炉况较好,9:52加风压至163Kpa、风量至952m3/min,9:55按3t/h送煤,前期补焦7.5t,退负荷至4.0-3.8。后期补焦3t。复风后10:20开第二炉铁,炉温正常[si]0.54%、[s]0.061%。10:40加风至174Kpa、风量至995m3/min。11:50第三炉开口后炉温下行[si]0.37%、[s]0.106%,13:10第四炉开口后降风压至150Kpa、降风量至837m3/min,虽补焦到达,但[si]0.43%、[s]0.083%。之后中班第一炉[si]0.43%、[s]0.071%,第二炉[si]0.80%、[s]0.087%。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分析上述2#高炉外铁事故发生的原因?简述处理及教训。
制作渣口泥套应在铁口打开见下渣()进行。
堵铁口前将铁口两侧残渣铁清净,防止泥炮转不动或()。
铁口保护板和泥套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确定适宜的出铁次数?
软熔带位置较低时,其占据的空间高度相对也小,而块状带则相应扩大,即增大了().
连续崩料的征兆是什么?
高炉喷煤为什么不能无限量增加?
停炉打水空料线时,顶温控制在()
A:越低越好
B:200--300℃
C:400--500℃
D:大于500℃小于700℃
正点出铁是指按规定的出铁时间及时打开铁口出铁并在规定的出铁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