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A:随机性效应
B:确定性效应
C:遗传性效应
D:器官效应
下面关于断电相位控制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断电相位控制器能使交流剩磁法探伤时剩磁稳定
B:断电相位控制器不能取代探伤机的自耦变压器调节电流
C:无断电相位控制器时,只要用交流充磁就能得到稳定的剩磁
D:无断电相位控制器时,磁化电流足够大,交流充磁也能获得稳定的剩磁
为了检出高强度钢螺栓螺纹部分的周向缺陷,适用的方法是():
A:剩磁法、湿法
B:线圈法
C:荧光磁粉
D:以上都是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人员在检验时()
A:应对显示进行解释,判别其真伪
B:应测定相关显示的位置及尺寸
C:应记录显示的有关数据
D:以上都应进行
按GB/T11345-89标准规定:应用的斜探头K值,当板厚T小于8~25mm时,K值为()
A:3.0~2.0
B:2.5~2.0
C:2.0~1.0
D:以上都不是
计算超声波扩散角的公式是()
A:sinθ=直径平方/4倍波长
B:sinθ×直径=频率×波长
C:sinθ=频率×波长
D:sin(θ/2)=1.22波长/直径
渗透检测时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为不大于()。
A:32μm
B:6.3μm
C:12.5μm
D:25μm
在直探头探伤时,发现缺陷回波不高,但底波降低较大,则该缺陷可能是:()
A:与表面成较大角度的平面缺陷
B:反射条件很差的密集缺陷
C:AB都对
D:AB都不对
一般来说,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一工件尺寸如图,采用周向连续法探伤,磁化电流值应为多少?
荧光磁粉通常用于干法检验。
光导纤维可以传送()
A:超音波
B:白光
C:X射线
D:磁力线
下列哪种方法可减小或消除衍射产生的斑点:()
A:提高管电压
B:使用铅屏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用渗透法检验工件时,工件的温度应接近室温,如果检验时工件的温度很低,则()
A:渗透剂会变粘
B:渗透剂会很快蒸发掉
C:渗透剂的色泽将降低
D:渗透剂会固着于工件表面上
在检验工件时,虽无缺陷回波,但底波高度剧烈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工件内的缺陷大而平且与入射声束取向不良,或存在疏松,晶粒粗大。
对于Φ83x14mm规格的钢管对接环焊缝探伤时,采用的对比试块最好是()
A:IIW2试块
B:IIW1试块
C:实际工件试块
D:任何平底孔试块都可以
下列哪种方法是渗透检测前较普遍采用的试件清洗方法()
A:吹砂
B:用钢丝刷子刷
C:磨削
D:蒸汽除油
CSK-ⅠA、CSK-ⅢA、 CSK-Ⅳ试块主要用于制作横波距离-波幅曲线、校准斜探头的 K 值、横波扫描速度和检测灵敏度等。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
A:凹弯曲面,有一定爬高
B:凸弯曲面,接触角大于90度
C:凸弯曲面,低于管外液面
D:凹弯曲面,接触角小于90度
E:A和D
F:b和c
检验焊缝表面细小疲劳裂纹,宜采用()
A:湿法交流电
B:干法半波整流电
C:湿法直流电
D:干法三相全波整流电
要在工件中得到纯横波,探头入射角α必须:()
A:大于第二临界角
B:大于第一临界角
交流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应达到()为宜:
A:177N
B:44N
C:77N
D:47N
在制造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材料中,对Co和B含量的严格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本底辐射和避免吸收中子,也是为了提高抗拉强度。
下列关于线圈磁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使园柱形工件得到均匀的磁化;
B:当用直流电磁化长度、外径和材质都相同的园钢棒和园钢管时,钢管受到的磁场作用较强;
C:把多个细长试件捆为一匝装满线圈,能得到强的磁化效果;
D:磁化同一试件,在线圈内通以交流电比通以同幅值的三相全波整流电的磁场强度要大
用自动化操纵系统对材料进行涡流检验时,灵敏度按照什么进行校准和调整最好?()
A:一些电子源;
B:另一种无损试验方法;
C:一个NBS标准;
D:一个被检验的实际零件
放射线物质原子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做()。
A:衰变常数
B:半衰期
C:曝光量
D:衰变时间
裂纹中含固态污物会影响渗透液的什么性能()
A:表面张力
B:接触角
C:粘度
D:上述所有性能
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制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对波幅达到或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波幅和指示长度等。
下列关于剩磁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可用于弹簧钢、工具钢和轴承钢
B:它可用于电磁软铁和低碳钢
C:若磁化电流大于磁饱和电流,则观察磁痕反而困难
D:它常用于检出近表面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