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消化内科学高级职称

男性,45岁,右上腹胀痛伴发热1月余。白蛋白38g/L,球蛋白28g/L,体检:T38℃,肝肋下3cm,质硬,不光滑,有压痛。AFP50ng/ml(正常<25ng/ml),目前下列哪项检查最适宜( )
A:血培养
B:碱性磷酸酶测定
C:肝放射性核素扫描
D:血CEA测定
E:肝脏B超检查
符合FAPS诊断标准,临床上找不到其他能解释其症状的疾病且无报警症状的患者,建议采用经济的排除诊断方法,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A:血常规
B:红细胞沉降率
C:血生化
D:C-反应蛋白
E:粪隐血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特征的表现是( )
A: 肠腺化生
B:最大泌酸量(MAO)减少
C:胃粘膜细胞不典型增生
D:胃腺体部分减少或消失
E:胃镜下可见粘膜灰白色,皱襞平坦
患者男,25岁,腹泻3d,为糊状便,可见脓、血。伴下腹痛、发热。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查体:腹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结肠镜
B:粪脂测定
C:粪常规检查
D:粪致病菌培养
E:腹部X线平片
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疾病是()。
A:铅中毒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D:急性肠梗阻
E:胆道蛔虫症
男性,50岁,吞咽硬质食物时有梗噎感,胸骨后牵拉摩擦样疼痛,最近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下干的食物,继而半流质,最后水和和唾液也不能咽下。病人持续消瘦、脱水、乏力。体检:神清,轻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左锁骨上触及3cm×5cm边缘不清,轻压痛的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70g/L,血沉46mm/h,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根据以上病例请回答:(1)本病的最可能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什么?(2)为明确诊断应进行哪些检查?
患者18岁,发热起病3d后下降,伴恶心、呕吐、尿色深如豆油样,病程第8天出现嗜睡,继之意识不清,巩膜皮肤深度黄疸,肝界缩小,出现腹水。诊断应考虑()。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感染中毒性脑病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男性,22岁,反复解血便2月,无腹痛,无明显消瘦。一般情况可,无贫血,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有关结肠息肉恶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径大于2cm者更容易恶变
B:多发性腺瘤比单发性容易恶变
C:有蒂比无蒂者容易恶变
D:绒毛状腺瘤容易恶变
E:不典型增生重者容易恶变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肠镜检查图片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肠息肉
B:结肠癌
C:Crohn病
D:结肠平滑肌瘤
E:结肠脂肪瘤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特点()。
A:老年人高发
B:反复发作的类似性质的呕吐
C:诊断前1年至少发作3次或3次以上
D:有偏头痛病史者支持诊断
E:有家族史者支持诊断
男性,50岁,上腹饱胀不适,明显厌食,体重减轻,结膜苍白,上腹部有轻度压痛,胃肠钡餐检查来发现异常,经硫糖铝治疗效果不佳,最可能的诊断()。
A:十二指肠炎
B:功能性消化不良
C:慢性萎缩性胃体炎
D:胃癌
E: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患者男,38岁。8小时前饱餐后出现上腹痛,伴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查体: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淀粉酶:5800U/L。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哪些发生几率低()。
A:低血糖
B:低白蛋白
C:低氧血症
D:低血钙
E:低血钾
F:贫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初步诊断为()。
A:轻症急性胰腺炎
B:消化性溃疡穿孔
C:心肌梗死
D:重症急性胰腺炎
E:机械性肠梗阻
F:慢性胆囊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腹痛的发病机制是()。
A:炎症刺激和牵拉包膜上的神经末梢
B:炎性渗出液、胰液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
C:累及肠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D:胰管阻塞
E:胆囊炎和胆石症
F:胰腺局部血运障碍
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于( )
A:胃液分析
B: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C:幽门螺杆菌检测
D:X线钡餐检查
E: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检测
女性,30岁。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7个月,常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检:腹壁柔韧感,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腹水检验:比重1.018,蛋白25g/L,白细胞0.7×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红细胞0.3×109/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腹膜炎
B:原发性腹膜炎
C:癌性腹膜炎
D:巨大卵巢囊肿
E:肠结核穿孔
男性,56岁。上腹不适伴反酸胃灼热10年,要确诊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检查是()。
A:内镜检查
B:内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
C:食管测压+内镜
D:上消化道造影
E:上消化道造影+24h食管pH监测
男性,32岁,近3天解柏油样便,日2~3次,以往常有反酸,上腹痛,晚间重,进食可缓解。查体:贫血貌,肝脾不大,剑突下偏右腹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B:胃癌并出血
C:胃炎并出血
D:胆石症并出血
E:溃疡病并出血
男性,40岁,反复排粘液血便3年,加重2个月。每天排大便次数为6次,为明显血便;Hb125g/L;ESR26mm/h;肠镜示直肠至肝曲粘膜明显充血、水肿,散在针尖样溃疡,大便OB(++)。 本病最可能诊断( )
A:溃疡性结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广泛性)
C:溃疡性结肠炎(广泛性,活动期)
D:溃疡性结肠炎(广泛性,活动期,中度)
E:溃疡性结肠炎(广泛性,活动期,中度,慢性复发型)
肝肾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肾小管坏死
B:肾小球坏死
C:肾皮质血流量减少
D:肾单位纤维化
E:胆红素在肾脏中沉积
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判断最有意义( )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凝血功能
D:白/球蛋白比值
E:胆红素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B:消化性溃疡
C: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D:胃癌
E:胃粘膜脱垂
Crohn病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A:少渣或无渣饮食
B:对于结肠Crohn病患者首选氨基水杨酸制剂
C:在有肠外表现者选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减少两者的剂量和副作用
E:环孢素不作为常规治疗
下列属于Crohn病肠外表现的是()。
A:消瘦
B:肛周脓肿
C:结节性红斑
D:低蛋白血症
E:发热
有关胃食管反流病,错误的是( )
A: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B:常有BAO和MAO增加
C:由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入食管所致
D:夜间或饱餐后症状明显
E:可表现为哮喘
按贫血的发病机制,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红细胞破坏过多--再生障碍性贫血
B: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
C: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慢性丢失--慢性感染性贫血
E:红细胞异常增多--红细胞增多症
肝硬化腹水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男性,32岁。恶心1天,呕吐鲜血及血块2次,解黑便1次入院。否认有“胃病”史。有支气管扩张咯血史,近2天痰中带血。鉴别出血部位最可靠的方法是()。
A:纤维胃镜检查
B:胸部X线摄片
C:胃肠钡餐造影
D:呕吐物pH测定
E:支气管造影
女,18岁,发热、右下腹痛半年,有慢性腹泻史,无脓血便。3年前患浸润型肺结核,已治愈。月经正常。 辅助检查:ESR48mm/h,Hb90g/L,PPD皮试弱阳性,血清溶菌酶浓度升高。肝脾及子宫附件B超正常。钡灌肠示回肠末段及邻近升结肠呈细条状钡影,有铺路石样充填缺损。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卵巢囊肿
B:肠结核
C:溃疡性结肠炎
D:盲肠癌
E:克罗恩病
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 )
A:抑制壁细胞生成cAMP
B:既抑制胃酸的分泌,又有保护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功能
C:对壁细胞H2受体和胃泌素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因而使胃酸分泌量明显减少
D:促进胃十二指肠粘膜分泌重碳酸盐并能杀灭幽门螺杆菌
E:抑制壁细胞内的H+-K+-ATP酶
大量呕血后,急性失血症状为()。
A:乏力
B:头晕
C:出汗
D:心慌
E:发绀
血循环中的IC为相对分子量小的复合物,其分子量通常为()。
A:等于19S
B:小于19S
C:小于29S
D:大于19S,小于29S
E:大于29S
患者女,41岁,12年前因正常分娩后出现黄疸,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具体诊断经过不祥,接受泼尼松治疗1年,肝功能恢复正常,停用激素。此后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10个月前因乏力就诊,实验室检查:ALT275U/L、AST253U/L、TBil21.7μmol/L、ANA1∶40,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泼尼松治疗6个月,氨基转移酶水平无好转。应给予的治疗是()。(提示:患者HCV-RNA5×10拷贝/ml。)
A:继续泼尼松治疗
B:利巴韦林
C:硫唑嘌呤
D:熊去氧胆酸
E: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F: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