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确诊,除病毒分离外还可依据()
A:脑脊液白细胞增多
B:脑脊液蛋白明显增多
C: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D:脑脊液糖和氯化物降低
E: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治疗霍乱的主要措施有( )
A:使用抗生素
B:液体疗法同时使用抗生素
C:给升压药物
D:给止吐和止泻药物
E:对症处理
以下关于水痘的临床表现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皮疹部位大多疼痛十分明显
B:皮疹分批发生,颜面部分布最多
C:多与带状疱疹同时发生
D:疱疹性皮疹和愈后留瘢痕是其特点
E:大多为自限性疾病
关于疟原虫,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
A:间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
B: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
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
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E: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是无性繁殖
患者女,20岁,学生,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15d,咳嗽、咳痰1周”来诊。15d前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排粪5~6次/d,糊状,有时呈暗红色。甲硝唑治疗1周,病情缓解。近1周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时痰呈铁锈色。半年前有生食溪蟹史。查体:T38℃;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肝肋下1cm。血常规:WBC25×10/L,N0.45,L0.20,E0.35。胸部X线片:右下肺有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片状阴影,少量胸腔积液。本病的处理原则是()
A:镇咳,支持等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
B:大剂量抗生素
C:只用退热药
D:只用止泻药
E:只用镇咳药
下列那项是与伤寒发病无关的因素( )
A:伤寒杆菌的感染量
B:伤寒杆菌的毒力
C:人体的免疫力
D:性别
E:营养状况
下列哪型病毒引起的登革出血热最常见( )
A:1型
B:2型
C:3型
D:4型
E:5型

男,38岁,发热5天,尿量减少3天,于2006年1月入院,体查:T39℃,球结合膜充血,水肿,腋窝处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右臀部皮肤可见5cm×8cm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实验室结果:血小板21×109/L,BUN34.5mmol/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下面哪项检查最重要()
A:查异形淋巴细胞
B:肝功能检查
C:骨髓穿刺检查
D:EHFV特异IgM抗体检查
E:DIC三项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目前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登革出血热
B:败血症
C:恙虫病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对此患者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合适()
A:维持酸碱平衡
B:复方氨基比林等药物迅速降温
C:酚妥拉明扩血管
D:透析治疗
E:应用利尿药促进排尿
患者叶某,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烦躁不安1天于2月12日入院,体检:体温39.5℃,脉搏123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布氏征(-)。外周血象:WBC15×109/L,N0.89,脑脊液:压力22mmHg,细胞数2000×106/L,N0.95,蛋白质1.5g/L,糖1.4mmol/L,氯化物90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球菌脑膜炎 
感染性按蚊在疟原虫生活史中是( )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长期储存宿主
D:终宿主
E:中间宿主
志贺痢疾杆菌在人体肠道内既产生内毒素又产生外毒素。
男,25岁,同性恋者,间歇发热、腹泻已2个月,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目前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
A:X线摄片检查
B:粪常规+培养
C:HIV抗体(初筛试验)
D:CD4T淋巴细胞计数
E:活体组织检查
主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是()
A:递增型杂音
B:递减型杂音
C:递增递减型杂音
D:连续型杂音
E:-贯型杂音
下列病人中继发细菌感染后不易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是( )
A:长期化疗的患者
B: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C:肺源性心脏病
D:烧伤
E:长期留置各种导管
有关继发性肺结核的叙述,哪一项不符合()
A:肺部病变好发于上叶后段、下叶尖段
B:为成人肺结核的常见类型
C:临床表现为浸润型肺结核,一般无空洞
D:PPD试验强阳性
E:多隐匿起病,也可以出现急性发病和高热
疟疾治疗时,G6PD缺乏症患者服用下列药物中,可能产生溶血现象的药物是()。
A:氯喹
B:哌喹
C:伯氨喹
D:双氢青蒿素
男,35岁,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9次/天,量多,暗红色,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粘液,无发热,左下腹隐痛。大便镜检:WBC2~3个/HP,RBC(+++)/HP。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血吸虫病
B:急性菌痢
C:弯曲菌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检测HIVRNA的主要方法是( )
A:细胞培养
B:间接血凝
C:Northernblot或RT-PCR
D:Westernblot
E:ELISA
患者,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体温在38.3~39.4℃之间,食欲减退,伴腹胀,有黏液性稀便,每日2~3次,查体:T39.2℃,BP128/87mmHg,P125次/min,肝肋下2cm,脾1cm,化验:WBC3×109/L,中性55%,淋巴细胞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 入院1周后突发生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时应先做下列哪项检查()
A:腹部X线摄片
B:B超
C:血常规
D:腹部CT
E:腹腔穿刺
F:血培养
G:血尿淀粉酶
H:骨髓培养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A: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缺氧及血容量不足
B:病原直接作用引起体内多种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加
C: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
D:肥大细胞组胺释、缓激肽形成增多致微动脉扩张,通透性增加
E:微循环衰竭期发生DIC导致多脏器衰竭
患者男,56岁,兽医,因“持续发热1个月”来诊。体温38.0~39.5℃,伴畏寒、出汗,体温于每天午后逐渐升高,持续约2h后自行消退,无其他不适。曾于当地诊所给予头孢菌素治疗2周,未见效。贫血及糖尿病病史多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查体:T38℃,P102次/min;意识清楚;贫血貌,皮肤未见红斑、结节及结痂,巩膜轻度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关节无红肿、压痛;神经系统未及阳性体征。根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患者发热,考虑的疾病有(提示血常规:Hb89g/L,RBC2.87×1012/L,WBC5.5×109/L,N0.74,L0.20,E0.80×109/L,PLT120×109/L;CRP130mg/L;ESR81mm/h;TBil34μmol/L;血培养3次(-);伤寒沙门菌抗体(-);PPD试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HIV抗体(-)。胸部X线片:正常。腹部及浅表淋巴结B型超声:正常。)()
A: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B:疟疾
C:附红细胞体病
D:风湿热
E:巴尔通体病
F:艾滋病
G:化脓性脑膜炎
H:全身播散性结核
I:淋巴瘤
Brill-Zinsser病的临床表现同恙虫病,但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为( )
A:患者
B:带菌者
C:病马
D:病猪
E:病羊
象皮肿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有传染性
B:有病原体
C:有流行病学特征
D:有感染后免疫
E:一般都有后遗症
伤寒回肠末段淋巴组织病变分期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增生肿胀期
B:坏死期
C:炎症期
D:溃疡形成期
E:溃疡愈合期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按基本化学成分分,高速钢可分为钨系、钨钼系和钼钨系
B:按切削性能分,高速钢可分为普通高速钢、高性能高速钢
C:按制造方法分,高速钢可分为熔炼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
D:YT30是一种高速钢
猩红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对伤寒诊断有参考意义的肥达反应抗体效价是()
A:O效价>1~80,H效价>1~160
B:O效价>1~16,H效价>l~160
C:O效价>1~80,H效价>l~80
D:O效价>1~16,H效价>1~80
E:以上都不是
男性,14岁,三月来反复有腹泻,腹痛,近一周出现咳嗽,发热,咳铁锈色痰,并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查血白细胞15×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并殖吸虫病
C:克隆病
D:大叶性肺炎
E: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