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不低于()。
A:130次/分
B:140次/分
C:150次/分
D:160次/分
E:170次/分
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可诱发长QT间期综合征
B:根据心电图ST-T的形态可初步判断基因类型
C:LQT3型可选用美西律治疗
D: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上都有QTc间期延长
E:女性QTc间期平均值比男性长
V
1
导联R/S>1,V
5
导联R/S<1,常见于()。
A: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束支阻滞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5导联ST段抬高伴异常Q波)主要是由于()。
A:左回旋支闭塞
B: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C:右冠状动脉闭塞
D:左前降支远端闭塞
E:左前降支的对角支闭塞
患者男性,44岁。上5楼后即感胸痛,查心电图可能显示()。
A:典型心绞痛
B:变异型心绞痛
C:ST段缺血型压低或T波倒置
D:ST段抬高回降至基线
E:T波低平
二尖瓣轻度反流()。
A: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
B: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15%
C: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30%
D:主动脉瓣口面积为0.6cm
2
E:主动脉瓣口面积为0.8cm
2
可以影响到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
A:10%~20%
B:30%~50%
C:50%~70%
D:70%~90%
E:>90%
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出院前行运动试验检查,评估其治疗效果。选择改良的Bruce方案,运动中患者未有明显不适感,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3分钟的心电图见图4-4-3A、B、C。运动试验结果应为()。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3相束支阻滞是指()。
A: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小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
B: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大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
C:激动出现太早,遇束支生理不应期而形成的束支阻滞
D:束支的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但小于PP间距,在心率减慢时出现的束支阻滞
E:束支的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但小于PP间距,仅在心率增快时出现的束支阻滞
记录描笔处于各种位置时,输入相同的方波信号描笔偏转的幅度相同,说明()。
A:共模抑制比高
B:心电图机线性功能好
C:基线的漂移小
D:机内噪声小
E:灵敏度高
患者女性,36岁,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因头晕就诊。心电图如图3-11-5所示
该心电图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过缓
B:房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
D: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属于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的是()。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期前收缩
C:心功能Ⅱ级
D:陈旧性心肌梗死
E:贫血
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
2
刺激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提示S
2
位于()。
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
B:窦房结内干扰区
C:窦房折返区
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E:心房有效不应期
食管心房调搏时采用S
1
S
1
刺激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为()。
A:刺激的频率适当
B:刺激的电压较高
C:刺激的电压较低
D:刺激持续的时间较长
E:刺激进入了可激动间隙,使折返中断
冠状动脉左优势型是指()。
A:窦房结的60%来源于右冠状动脉,40%来源于左回旋支
B:房室结的98%来源于右冠状动脉,2%来源于左回旋支
C:左室的后降支和后支均来源于左回旋支
D:左室的后降支来源于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来源于左回旋支
E:左室的后降支和后支均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SSI起搏器()。
A:只能起搏右心房
B:只能起搏右心室
C:只能起搏左心房
D:只能起搏左心室
E: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可起搏相应的心房或心室
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是指副节律点对主导节律点产生正性变时作用的干扰现象
B:两种节律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电和机械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C: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属于钩拢现象
D: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E: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有钩拢现象在临床上相对多见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采用()。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
Tc-PYP显像
D:
18
F-FDG心肌代谢显像
E:
99m
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采用()。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
Tc-PYP显像
D:
18
F-FDG心肌代谢显像
E:
99m
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之间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是()。
A:界嵴
B:梳状肌
C:乳头肌
D:界沟
E:室上嵴
以下
不属于
动态心电图检查范围的是()。
A: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B:心肌缺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C: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D:心率变异性分析
E:窦性心律震荡分析
有关右位心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心脏因胚胎发育的原因可以反位,称右位心
B:常伴有腹腔内脏器官的反位
C:心脏的位置偏于中线右侧,心尖指向右下方
D:常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E:如果心脏位于胸腔右侧,心脏并无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各房室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常,称之为心脏位置右移
运动试验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
B: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C:室性心律失常
D:房性心律失常
E:R波振幅增加
关于目前SCP-ECG(心电信息的标准化通信协议)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支持动态心电信息
B:仅支持运动心电信息
C:仅支持信号平均心电信息
D:仅支持静息心电信息
E:既可支持静息心电信息,也可支持动态心电信息
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
A: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
B: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注射氨茶碱后30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
C:出现ST段抬高≥0.2mV
D:ST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以上都是
运动试验提示透壁心肌缺血的是()。
A: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
B: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C:室性心律失常
D:房性心律失常
E:R波振幅增加
患者女性,72岁。自觉有心跳不齐感,心电图检查见图4-2-3。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错误的是()。
A:伪差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左前分支阻滞
关于短阵猝发性起搏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是一种S
1
S
1
刺激方法
B: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连续刺激10~20次
D:起搏频率比自身心率快10次/分
E:可用于终止心房扑动
关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QT间期离散度是指不同心动周期的最大和最小QT间期的差别
B:正常人不同导联之间QT间期差异可达50ms
C:正常人Ⅱ导联QT间期最长
D: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QT间期离散度
E:胺碘酮可增加QT间期离散度
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
A: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
B: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到左心室
C:血液在此期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
D:血液从右心房缓慢充盈到右心室
E:血液从左心房缓慢充盈到左心室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