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煤矿新规程

对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者使用时间超过()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
A:5
B:6
C:7
D:8
()附近30米范围内,严禁爆破。
A:爆炸物品库
B:爆炸物品发放硐室
C:消防材料库
D:压风硐室
任一组主接地极断开时,井下总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
A:1Ω
B:2Ω
C:5Ω
D:10Ω
在多雷区的主要通风机房、地面瓦斯抽采泵站的架空线路可以没有全线避雷设施。
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归档备查。
认为火已熄灭的条件之一: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以下
A:20
B:5.0
C:8.0
D:12
井下爆炸物品储存库房与外部巷道之间,必须用()条相互垂直的连通巷道相连。
A:1
B:2
C:3
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穿带有()的工作服。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息。
井下各种管路应每()m设置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管路编号等。
使用有链牵引采煤机时,在开机和改变牵引方向前,必须发出信号。只有在收到返向信号后,才能开机或者改变牵引方向,防止牵引链跳动或者断链伤人。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确定的煤柱。
锚杆(索)的形式、规格、安设角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喷体厚度,挂网规格、搭接方式,以及围岩涌水的处理等,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者作业规程中明确。
矿井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调度报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等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跟踪、管理、()、存储和传输功能。
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应及时记录治理情况和工作进展,并按规定上报。
爆破母线必须符合的要求是()。
A:爆破前扭成短路
B:用轨道作回路
C:接头扭紧并悬挂
D:有足够的长度
立井提升,使用钢轨罐道时,轨头任一侧磨损量超过()mm时必须更换。
A:6
B:7
C:8
掘进工作面在过老空区、老巷、断层、()和岩性突变地带等应有针对性措施。
当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在预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区域内作业时,工作面距未预抽或者预抽防突效果无效范围的前方边界不得小于()m。
A:40
B:30
C:20
D:10
井工煤矿不具备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应组建兼职救护队,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
封闭火区时,应当()封闭范围,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甲烷、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和风向、风量的变化,并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A:适当增大
B:尽量缩小
C:合理确定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m之前必须至少施工2个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A:20
B:30
C:10
D:50
《定级办法》在一级矿井标准中增加了人数的限制,即单班入井最大人数大矿不能超过1000人,30万吨以下的矿井不能超过100人。
巷道砌碹时,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不燃物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m。
A:0.2
B:0.5
C:0.9
D:1.2
煤矿企业必须按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爆炸物品销毁制度。
除运行7t及以上机车、3t及以上矿车,15t及以上载荷矿井、采区主要巷道轨道线路外;其他线路应当使用不小于()kg/m的钢轨。
A:18
B:22
C:30
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经鉴定煤层(或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装置装设的安全保护中,新增了()保护。
A:超速
B:欠压
C:仓位超限
D:错向运行
运送人员的车辆必须为专用车辆,严禁使用非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斯检查班报(台账)“三对照”。
电气设备上方有淋水,不需要防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