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共营养师

有些人煮稀饭为了增加粘稠性而加碱,这种烹调方式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关于妊娠期维生素D营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引起母体骨质软化
B:因维生素D可以在体内合成,可以不补充
C:过量维生素D摄入可引起中毒
D:维生素D有广泛的食物来源
肉毒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
A:剧烈呕吐
B:黄绿色水样便
C:紫绀
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以()的含量为最高。
A:脯氨酸
B:胱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体质指数是指()
A:体重(kg)/÷[身高(cm)]3
B:体重(kg÷)·[身高(cm)]2
C:体重(kg)÷[身高(cm)]3
D:体重(kg)÷[身高(cm)]2
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不包括()
A:保证营养平衡
B: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C: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
D:不考虑经济条件
与食品营养价值有关的是( )
A:营养素种类
B:营养素数量
C:营养素间相互比例
D:消化、吸收和利用率
E:食品来源
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间隔时间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一般每日午餐所占的比例应为()。
A:20%
B:30%
C:40%
D:50%
烹饪中营养素的损失途径为()
A:蒸发和渗出
B:渗出和溶解
C: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D:流失和破坏
膳食称重法、记录法、3天询问法及食物频率法都能得到食物摄入量的精确信息。
血浆和体液中的钙存在三种形式:()、扩散性钙(与有机酸结合的)和离子钙。
N-亚硝基化合物除具有致癌作用外,还有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简述幼儿食谱配制的特点。
制定食物频率表后要进行可重复性检验,具体检验方法是间隔一定时问先后两次用同一食物频率调查表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查,将两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的一致性。
学龄儿童可出现的营养问题有()
A:锌缺乏
B:缺铁性贫血
C:肥胖
D:维生素B1缺乏
E:维生素A缺乏
脂肪酸碳链含有1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是()
A:长链脂肪酸
B:中链脂肪酸
C:短链脂肪酸
D:类脂肪酸
下面属于多酚类植物化学物的是()
A:槲皮素
B:皂角苷
C:大蒜素
D:儿茶素
E:二硫醇硫酮
发芽马铃薯的有毒成分为其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
A:皂素
B:龙葵素
C:氢氰酸
D:皂甙类
婴儿前半岁体重公式为()。
A:出生体重+月龄×0.6
B:出生体重+月龄×0.8
C:出生体重+(月龄-6)×0.6
D:出生体重+3.6+(月龄-6)×0.5
收集的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的是()。
A:任意尿
B:晨尿
C:24h尿
D:餐后尿
具有抗油脂氧化作用的营养素()
A:维生素E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铁
E:磷
下列微量元素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 )
A:锌
B:钙
C:硒
D:铬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是()
A:总能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低限为宜
B: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0%
C: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20%
D:合理安排餐次
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是()
A:新陈代谢
B:生理代谢
C:基础代谢
D:综合代谢
测量皮褶厚度最重要的3个部位是()。
A:肱三头肌部
B:肱二头肌部
C:肩胛下角部
D:腹部
E:髂嵴上部
一份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存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问题,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你有什么对策?
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物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物成分的食品添加剂,用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称为()。
按照三餐的餐次比分别为30%、40%、30%,某幼儿园早餐有10名儿童进餐,午餐有20名儿童进餐,晚餐有30名儿童进餐,则总人日数为()
A:10
B:20
C:30
D:60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豆芽的显著特点就是在豆类发芽的过程中产生了()
A:抗坏血酸
B:硫胺素
C:核黄素
D:抗佝偻病维生素
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作为参考蛋白的是( )。
A:牛乳蛋白质
B:鸡蛋蛋白质
C:大豆蛋白质
D:大米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