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乙醇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乙醛引起肝细胞坏死,并由此继发炎症导致肝纤维化,其毒性作用表现在于( )
A:引起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使呼吸链和脂肪酸氧化能力降低
B:与儿茶酚胺缩合形成类似吗啡的前体物质
C:导致NADH/NAD+比值增加
D:导致NAD+/NADH比值增加
E:易致乳酸性酸中毒
Ⅰ型超敏反应中,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活性介质是()
A:PAF
B:LTS
C:PGD2
D:组胺
E:缓激肽
常用的1质控规则,表示()
A:在一个测定值超出均数x±2S范围,判为失控
B:有一个测定值超出均数x±3S范围,判为失控
C:有一个测定值超出x±3S范围,判为失控
D:有一个测定值超出x±1S范围,判为失控
E:有一个测定值超出x-3S范围,判为失控
关于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荧光抗体染色不同,流式细胞分析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比较常用,其敏感性高于间接法
B: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可区分具有不同分泌特性的细胞亚群
C:流式细胞分析法主要用于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和细胞内黏附分子的检测
D:流式细胞分析法进行细胞固定时常用的固定剂为5%脱脂奶粉
E:以上均不正确
下列有关生物转化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A:多数物质先经过结合反应,再进行氧化反应
B:使物质的水溶性减少
C:又可称为解毒反应
D:结合反应最常见的是葡萄糖醛酸结合
E:结合反应是第一相反应
如果血清学检查HBeAg阳性,抗-HBc阳性,抗-HBs阴性和抗-HBe阴性,可能是乙型肝炎的()
A:急性期
B:慢性肝炎期
C:急性肝炎恢复期
D:慢性携带状态,无传染性
E:重度慢性肝炎
女孩3岁,发热伴咳嗽3~4天,今出皮疹,外院拟诊药物疹,口服阿司咪唑,回家后病情变化,咳嗽加剧,来院就诊。体检:体温39℃,气急,鼻煽动,唇周青紫,两结膜红,口腔黏膜粗糙,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闻及细湿啰音,肝肋下3.5cm,剑下4cm,头躯干可见红色斑丘疹。附近地区有类似出疹小儿。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病例应考虑()
A:中毒性猩红热
B:药物疹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麻疹并发肺炎心力衰竭
E:风疹并发心肌炎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A:作胸部X线平片
B:作心电图检查
C:作血常规检测
D:痰标本送细菌培养
E:立即住院进行抢救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家中尚有一孪生哥哥,平时体质很差,经常伤风咳嗽。为了防止此小孩出麻疹,采取的最佳措施()
A:立即隔离,每天测体温检疫7天
B:每天口服利巴韦林
C:注射转移因子
D:同时注射麻疹疫苗和丙种球蛋白
E: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此时最佳的处理是()
A:口服中药,发表透疹
B:肌内注射退热剂
C:应用抗生素和洋地黄类强心剂
D:超声雾化止咳化痰
E:氧气吸入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初诊时高热,伴有抽搐,下列除哪项外,应怀疑此患儿并发脑炎()
A:头痛、呕吐
B:嗜睡、意识不清或昏迷
C:抽搐后呼吸节律不规整
D:瞳孔两侧等大,对光反射较迟钝
E:吸气性呼吸困难
结膜吸吮线虫的感染期是( )
A:感染期虫卵
B:杆状蚴
C:含蚴卵
D:感染期幼虫
E:微丝蚴
有关放射性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指结合于抗原上的放射强度占总放射强度的百分率
B:是指单位质量标记物的放射强度
C:是指标记抗原结合于抗体的放射强度占总放射强度的百分率
D:放射化学纯度测定方法是加10倍量抗体和标记抗原反应,测算出B/(B+F)百分率
E:标记后放射性标记物的分离纯化程度不影响其放射化学纯度
下列哪项不是转化的淋巴细胞的特点( )
A:细胞体积增大
B:核增大,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疏松
C:可见有丝分裂
D:胞浆极少,天青色
E:浆内可见空泡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时,位于α1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有( )
A:AAT
B:AAG
C:HDL
D:C3
E:AFP
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A:Tc细胞与病毒感染的细胞
B:Th细胞与B细胞
C:吞噬细胞与Th细胞
D:NK细胞与肿瘤细胞
E:Tc细胞与肿瘤细胞
比较标本率之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时,以选用下列哪种检验方法为佳()
A:t检验
B:χ2检验
C:u检验
D:t'检验
E:F检验
检查卫氏并殖吸虫虫卵适宜用( )
检查兽比翼线虫适宜用( )
A:尿液沉淀涂片法
B:痰液消化沉淀法
C:气管镜取活组织切片、印片
D:支气管灌洗液沉淀涂片
E:检查痰中带有红色条状血样物
孕妇和哺乳者每天需要叶酸为()
A:100~200μg
B:300~400μg
C:200~300μg
D:500~600μg
E:1000μg
根据流感嗜血杆菌荚膜特征,可将其分为6个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e型
3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查体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鼻腔有溃疡,右膝及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但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9/L,网织红细胞2.1%,抗核抗体1∶1000(+),LE细胞(-)。该患者进一步实验室检查,还可能出现以下结果,其中不包括()
A:血小板减少
B:红细胞增多
C:抗Sm抗体
D:补体C3降低
E:抗双链DNA抗体
患者男性,60岁。健康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增高,余未见异常,脾(-)。实验室检查:Hb90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小淋巴细胞97%,可见大量篮细胞。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化学染色最利于该患者的诊断()
A:POX+SBB
B:POX+AS-DNAE
C:PSA+NAP
D:NBE+PSA
E:NBE+POX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患者确定为上述诊断,则骨髓穿刺可发现()
A:增生活跃
B:增生明显活跃
C:增生极度活跃
D:增生减低
E:增生明显减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若该患者ACP呈阳性反应且能被酒石酸抑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慢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淋巴瘤
E:结核
Th0细胞在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微环境中分化为Th2细胞()
A:IL-4
B:IL-5
C:IFN-γ
D:IL-12
E:TNF-α
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正确的是()
A:儿童维生素D缺乏,常见佝偻病
B: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紫外线照射可转变成维生素D3
C: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
D:未经紫外线照射过的纯净牛奶是维生素D的较好来源
E: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
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A:异物性
B:分子量大小
C:分子的化学性质
D: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E:物质的纯度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免疫电泳技术的特点除外()
A:高特异性
B:高分辨率
C:高灵敏度
D:快速
E:微量特性
流式细胞术可对单个细胞理化特性进行多参数的()分析
A:定性
B:定量
C:直接
D:间接
E:定性及定量
病毒感染导致细胞转化的机制是()
A:细胞染色体受损
B:病毒早期蛋白质抑制细胞的合成代谢
C:细胞溶酶体受损
D:病毒的出芽释放损伤细胞膜
E:病毒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诊断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应排除多发性骨髓瘤,两者的区别包括( )
A: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常有
B:前者血清白蛋白增高,后者降低
C:前者骨髓中浆细胞<10%,形态正常,后者>10%,有骨髓瘤细胞
D:前者血浆粘滞度多正常,后者多增高
E:前者尿中常无本-周蛋白,后者常有
精液的显微镜检查内容有()
A:活动率
B:活动力
C:精子计数和形态
D:液化时间
E:精液外观
下述细胞传代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A: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的过程
B:体内取出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细胞继续增殖的过程
C:养细胞期间更新培养液的过程
D: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并及时更新培养液使细胞增殖继续的过程
E:细胞倍增的过程

男性,66岁,常规体检时发现贫血,外周血涂片上可见缗钱状红细胞,血清蛋白电泳显示均一的单株血清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IgG56g/L、IgA0.8g/L、IgM0.2g/L,尿本-周蛋白阳性。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的可能诊断是( )
A:反应性浆细胞病
B:巨球蛋白血症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临床发现以下哪项最有助于支持诊断( )
A: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骨髓检查显示40%为外表不典型浆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纯根据骨髓浆细胞的形态就可作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B:这种异常的浆细胞可合成只有一条轻链的IgG
C:这些浆细胞的数量与血清或尿中的异常蛋白的数量成正比
D:这些浆细胞可产生直接抗特异性抗原抗体
E:异常浆细胞分泌溶骨物质直接破坏骨质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最常用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 )
A:对流免疫电泳
B:区带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免疫选择电泳
E:火箭免疫电泳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患者综合治疗包括( )
A:联合化疗
B:可用沙利度胺
C:抑制骨质破坏,控制并发症
D:造血干细胞移植
E:以上都对
关于禽流感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不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B:早期临床表现可与普通流感类似
C:高致病禽流感患者病情严重,致死率高
D:1997年香港流行的禽流感是H5N1
E:2013年3月上海流行的禽流感是H7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