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钩体病雨水洪水型主要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稻田型主要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钩体病眼后发症多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
目前我国预防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方面,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B、C菌群混合疫苗
B:A群多糖菌苗
C:B群多糖菌苗
D:菌苗注射后预防效果可达100%
E:菌苗注射对象为10岁以下儿童
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未引出病理征。病人一直在不停地吐口水。 血常规:WBC10.8×10/L,N0.78,L0.22。 该病人还需做哪些检查以帮助诊断?
伴随免疫
下列疫苗中为减毒活疫苗的是( )
A:百白破疫苗
B:乙型脑炎疫苗
C:钩体菌苗
D:乙型肝炎疫苗
E:风疹疫苗
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
A:恶性疟
B:间日疟
C:卵形疟
D:三日疟
E:恶性疟和卵形疟
疟疾抗复发治疗常选用( )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
C:伯氨喹+乙胺嘧啶
D:青蒿素+伯氨喹
E:青蒿素+乙胺嘧啶
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
A:盲肠、升结肠
B:乙状结肠、空肠
C:空肠、回肠
D:盲肠、回肠
E:直肠、乙状结肠
关于内脏蠕虫蚴移行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因治疗相同所以均首选阿苯达唑
B:圆管线虫病以嗜酸性脑膜脑炎为主
C:异尖线虫幼虫引起的病变以消化道为主
D:犬弓蛔虫病,以肝脏病变最为显著
E:猪蛔虫病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
溶组织阿米巴生活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是其传播型。
后天获得性严重感染多见于()
A:孕妇
B:AIDS患者
C:恶性肿瘤
D:正常成人
E:儿童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右前臂水疱5d,破溃并右侧腋窝痛3d”来诊。5d前右前臂上1/3处外侧出现水疱伴瘙痒,次日水疱增大,皮肤肿胀,无痛,3d前水泡破溃,同侧腋窝疼痛明显,致使同侧上肢活动受限。次日于当地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WBC12.8×109/L,N0.91,L0.09;余正常。按皮肤化脓性感染,给予青霉素和阿米卡星治疗2d,无效,遂来诊。发病前4d屠宰并食用病羊肉。查体:右前臂上1/3处外侧3cm×4cm皮肤破溃,有少量血性渗出,周围皮肤肿胀明显;右腋窝触及直径约3cm的淋巴结,肿痛明显。患者的感染途径是()
A:食入
B:吸入
C:直接接触
D:间接接触
E:昆虫叮咬
F:饮用水
女,3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3天,于2004年12月22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12月19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5℃,伴有全身疼痛,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服用银翘解毒丸病情无好转,22日上厕所时昏倒1次,病后食量减少,卧床休息,大便稀水样,未见粘液,2~4次/天,伴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小便量减少。 病前健康,当地有类似患者。 查体:体温38.5℃,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60/50mmHg,急性病容,神清,球结合膜充血,颈软,腋下皮肤可见数个出血点,咽部充血,心律齐,98次/分,未闻及杂音,肺(-),腹软,肝脾未扪及,脐周轻压痛,克、布氏征(-),膝腱反射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56g/L,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小板70×109/L;尿常规:(++++)镜检正常;粪常规:黄稀镜检WBC0~1/HP。 问题: 提出治疗意见。
由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休克称( )
A:过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失体液性休克
请简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夏季,10岁男孩,急起腹泻2天,每天水样便20余次,伴阵发性小腿肌肉及腹壁疼痛1天,神志不清2小时,体查:体温36.5℃,血压60/49mmHg,神志模糊,重度脱水,大便镜检:WBC0~3/HP,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中毒性菌痢
B:霍乱泻吐期
C:霍乱脱水虚脱期
D:流脑
E:霍乱反应期
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剧烈恶心、呕吐
B:粪呈脓血样
C:粪中可发现假膜
D:右下腹剧痛
E:高热
急性肝炎,下面哪一项不是常见的表现()
A:流感样症状
B:尿黄及黄疸
C:持续发热
D:恶心、呕吐
E:肝肿大
关于黑热病,叙述错误的是()
A:是否发病与人体免疫力有关
B:吞噬细胞明显增生
C:人群普遍易感
D: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E:白蛉是传播媒介
简述莱姆病第二期临床表现。
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右侧面颊肿痛2天入院。入院检查:急性病容,右侧面颊以耳垂为中心肿大。边界不清,血象白细胞总数为10.8×10/L,N65%,L35%。 如确诊为腮腺炎,应该做什么治疗( )
A:疫苗接种
B:抗病毒治疗
C:对症处理
D:应用抗生素
E:免疫抑制剂
风疹病毒为一种小球形包膜病毒,属于()
A:披膜病毒科
B:黄病毒科
C: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D:小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
E:正黏病毒科

患者,男,35岁,因食欲减退,乏力16天,皮肤巩膜黄染10天,于2005年10月20日入院。
患者于10月4日感畏寒发热,伴全身肌肉疼痛,头痛不适。第二天在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38.8℃,给予退热药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但患者仍感乏力、食欲减退,伴有明显的厌油、恶心。10月10日,尿黄如浓茶样,随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由于症状加重而来本院门诊,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差,大便正常,小便黄。
既往否认“肝炎”病史,无输血史,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长期酗酒史。
查体:体温37.0℃,血压110/70mmHg,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无出血点或其他皮疹,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1300U/L,AST900U/L,血白蛋白40g/L,球蛋白29g/L,TBI1120μmol/L,DBIL58μmol/L;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IgG弱阳性,抗-HBc-IgM强阳性。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病的诊断及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进一步检查诊断方案。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如何进行治疗?
患者女,3岁,因“发热4~5d伴全身皮疹2d,气促伴发绀3h”来诊。2周前曾用过青霉素。曾接种麻疹疫苗。查体:T39.5℃,P140次/min,R32次/min,BP90/50mmHg;口唇发绀,双侧结膜充血,畏光,颜面及耳后颈部、躯干部可见弥漫性深红色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部分皮疹融合。血常规:WBC4.1×109/L,N0.60,PLT120×109/L。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
A:血常规
B:心电图
C:心肌酶谱
D:胸部X线片
E:超声心动图
F:血气分析
G:麻疹病毒抗原检测
H:麻疹病毒RNA检测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急诊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持续气促,口唇发绀。HR136次/min,双肺可闻大量湿性啰音。()
A:吸氧
B:肌内注射吗啡
C:静脉注射毛花苷C
D:禁食
E:利尿
F: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G:输血
H:加快输液速度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A:麻疹
B:麻疹并发肺炎
C:麻疹并发喉炎
D:麻疹并发心肌炎
E:麻疹并发心力衰竭
F:重型麻疹
G:异型麻疹
H:非典型麻疹
疟疾治疗药物,伯氨喹八日疗程治疗间日疟时每天的剂量是多少片().
A:1片
B:2片
C:3片
D:4片
患者,女性,28岁,从海南岛旅行回家后,因持续高热3天,伴寒战、头痛、大汗,抽搐,于7月29日入院。查体:意识不清,血压正常,颈有抵抗,皮疹(-),心肺正常,肝脾均未触及。血WBC13×109/L,N16%,CSF外观清亮,压力稍高,余正常。为了诊断最先检查的项目是()
A:便常规检查
B:肥达氏反应
C:血涂片找疟原虫
D:肝功能试验
E:乙脑特异IgM抗体检测
患儿男,2岁,因“发热、咳嗽4d”来诊。10d前随父母到上海,4d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d前体温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急诊肌内注射退热药后左下肢不能站立。查体:左下肢针刺有反应,左侧膝跳反射减弱。血常规:RBC5.2×1012/L,WBC5.8×109/L,N0.58,PLT183×109/L。关于该病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帮助肌肉恢复功能
B:瘫痪停止进展后,应用加兰他敏及地巴唑促进神经肌肉的传导
C: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D: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
E:病程半年后,如瘫痪肢体未恢复造成畸形时可手术矫正
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主要感染来源为()
A:人
B:羊
C:牛
D:猪
E:狗
患者男,2岁,因“发热、头痛、呕吐、咳嗽3d,烦躁不安1d”来诊。查体:T39.5℃,BP98/60mmHg;精神萎靡;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强直;胸、腹部可见散在出血点;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血常规:WBC21.0×109/L,N0.85,L0.15。针对病原治疗应首选()
A:庆大霉素
B:大剂量青霉素
C:氯霉素
D:红霉素
E:环丙沙星
F:第3代头孢菌素
G:磺胺类抗生素
出血热休克血管活性物质应用于()
A:在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稳定者
B:收缩压低于40mmHg
C:尽早应用
D:输入平衡盐1500ml后
E:禁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