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研究产品失效的方法目前主要有()。
A:故障(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分析
B:故障树分析
C:失效模式分析
D:专家系统
下列有关QC小组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其说法正确的有()。
A:QC小组充分体现了中层领导人员的决策力和判断力,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运用统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QC小组活动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群众基础和活力源泉
C: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通过QC小组的形式,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断夯实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D:QC小组充分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特点,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运用统计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E:QC小组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由领导进行分析问题,下达命令后全体职工解决问题
对电子设备进行热设计的基本方法()
A:通过热设计设法较少热阻
B:提高元件,材料的允许温度
C:减少设备的发热量
D:用冷却的方法改变环境温度并加快散热速度
根据转移规则,由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表示()。
A:过程质量变坏
B:检验的经济性提高
C:过程质量非常好
D:生产能力提高
GB/Tl3262--2008是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标准。
A:平均检出质量
B:批不合格品率
C:接受质量限
D:极限质量
系统性因素是可控制的,随机因素是不可控制的。
失效后果是指一个部件失效对整机所产生的影响。
在绘制树图中,确定具体的目的或目标时,应该注意()。
A:善于确定新的手段或方法
B:为了使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必须把目的或目标的名词或短文以简洁的形式表示出来.
C:在为达到目的、目标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制约事项,必须予以指明
D:确定目的、目标时,首先要对已经确定的目的、目标,问几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实现该目的、目标
E:在确认了更高一级水平的目的、目标之后,还要确认原目的、目标是否恰当
产品分级可分为()级。
A:4
B:6
C:8
D:10
常用的维修性度量参数是()。
A:MTTF
B:MTBF
C:λ
D:MTTR
危害性分析(CA)是把fMEA中确定的每一种故障模式()加以分析,以便全面地评价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的影响。
A:按其影响的严重程度类别
B:按其影响时间类别
C:按其影响零件类别
D:按其影响的地点类别
E:发生概率的综合影响
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时,应该满足条件()
A:因子的自由度与列的自由度一致
B:所有因子自由度的和等于正交表总的自由度
C:交互作用的自由度等于所在的各列自由度的乘积
D:交互作用的自由度等于所在各列自由度的和
移动极差是()。
A:连续两个数据的较大值
B:连续两个数据的较小值
C:连续两个数据的差
D:连续两个数据差的绝对值
分层抽样法的优点是()。
A: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比较小
B:抽样实施方便
C:抽样误差小
D:抽样手续简单
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以休哈特为首的()和以道奇为首的()。
A:过程控制组、原材料检验组
B:过程控制组、产品控制组
C:产品控制组、过程控制组
D:产品控制组、半成品检验组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应该()收集数据。
A: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B:在统计控制状态下
C:在顾客满意的情况下
D:随机
生产过程中常说的统计控制状态是指()。
A: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B: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因为在控制状态下,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
C: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范限之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
D: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少,生产最经济
E: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异常因素的状态
参数估计是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基本形式有()。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矩法估计
D:有偏估计
E:无偏估计
下列有关流程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流程图可以用于从材料直至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所有方面
B:在流程图中可以通过一个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能发现故障存在的潜在原因,知道哪些环节需要进行质量改进
C: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现有的过程,亦可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
D:流程图是由一系列不易识别的标志构成
E:流程图法在质量改进活动中的用途并不广泛
FMEA是以找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等阶段的缺点或潜在的缺陷。
某生产过程,计划目标为l00单元,过程包含3个子过程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独立的合格率YI=0.9Y2=0.8,Y3=0.8计算RTY()。
A:49.3%
B:57.6%
C:92%
D:70.9%
1931年休哈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这标志着统计过程控制时代的开始。
A:《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B:《手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C:《农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D:《丝织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在定时截尾的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决定试验方案的参数有()。
A:生产方风险α
B:使用方风险β
C:产品合格品率
D:鉴别比d
E:产品研制的风险
有关批量的说法恰当的是()。
A:批量是指提交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B:从抽样检验的观点来看,大批量的优点是,从大批中抽取大样本是经济的
C:大样本对批质量有着较高的判别力
D:检验批可以和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在GB/T2828中,特殊检验水平可用于()。
A:破坏性检验
B:样本量大的情形
C:样本量小的情形
D:允许有较大误判风险的情形
E:非破坏性检验
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A有4个水平,各水平下的重复试验数分别为8,5,7,6。根据试验结果已算得因子A的平方和AS=167.53,误差平方和Se=337.17。由此可算得统计量f的值为()。
A:73
B:23
C:3.64
D:30
产品的失效或成功是由零、部件失效或成功的集合形成的。
饮料生产厂家希望分析现有的四种颜色饮料是否在市场上销售有差异,他们分别从6个超市收集了4种饮料的销售数据,如果使用方差分析,则()。
A:因子的自由度为6
B:因子的自由度为3
C:因子的自由度为23
D: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15
根据GB/T2828.1转移规则,执行GB/T2828.1的加严检验时,已有累计5批不合格,暂停检验。在改进后,经负责部门同意恢复检验。应使用的抽样方案是()。
A:正常检验
B:放宽检验
C:加严检验
D:顾客与生产方协商选定
该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Cpk为()。
A:1.33
B:2.0
C:0.99
D: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