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

某城市道路工程项目,需要从铁路路基下通过,准备采用顶入法施工通道箱涵。为准确掌握箱涵顶进的方向和高程,设计人在后方设置了观测站 在箱涵顶进测量时,测量工作对顶进箱涵很重要,必须做好(),并做好记录。
A:每顶一镐测量一次左右方向的偏差
B:每顶一镐测量一次上下垂直的偏差
C:每顶一镐测量一次高程和左右方向的偏差
D:每顶一镐测量一次高程和上下方向的偏差

某城市跨线立交桥工程,桥梁全长811m,共计24跨,桥梁下部结构有22根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项目部针对钻孔桩数量多,经招标程序将钻孔作业分项工程分包给甲机械施工公司,由甲公司负责组织钻孔机械进行钻孔作业。
施工过程中现场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在现场文明施工检查时发现:原有泥浆沉淀池已淤积,正在进行钻孔施工的泥浆水沿排水沟直接流到工地附近的河道里,现场土堆旁有未燃尽的油毡碎片。
事件二:甲公司液压起重机起吊钢筋笼时,因钢筋笼的u形吊环与主筋焊接不牢,起吊过程中钢筋笼倾倒,所幸作业人员及时避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将泥浆搅拌棚砸坏。项目经理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并开展事故调查分析,对分包方进行罚款处理,调查报告完成后,经项目经理签字,上报了企业负责安全的部门。
事件三:受钻孔机械故障影响,项目部要求甲公司增加钻孔机械,以保障钻孔作业的计划进度。因甲公司钻机在其他工地,需等5d后才能运到现场,等到该桥全部钻孔桩完成时已拖延工期13d。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背景中选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则此处钻孔灌注桩作业的地层条件可能是什么样的?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结合事件三中已出现的问题,简述项目部为弥补进度可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采取的进度调整措施。(列述2条即可)
高压和中压A燃气管道,应采用()。
A:钢管
B:机械接口铸铁管
C:聚乙烯管
D:硬质塑料管
下面关于无支护基坑施工注意事项表述错误的是( )
A: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四周应向外设排水坡
B:基坑边缘应留有护道,距坑缘距离不小于1m
C: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应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D:用机械开挖基坑应一次挖到设计基底高程
某路基压实施工时,产生“弹簧”现象,宜采用的处理措施是( )。
A:增大压实机具功率 
B:适量洒水 
C:掺生石灰粉翻拌后压实 
D:降低压路机碾压速度
对浊度小于3mg/L的河水,一般给水处理厂方法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是()。
A:原水→过滤→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预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HDPE膜不允许出现()。
A:穿孔修复点
B:气泡和杂质
C:僵块
D:接头和断头
E:裂纹和分层
无压管道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做闭水检验时,向管道内充水并应保持()。
A:下游管内顶以上2m水头压力
B:上游管内顶以上2m水头压力
C:本管段管内2m以上水头压力
D:上游管外顶以上lm水头压力
浅根性乔木生存和培育的最小厚度分别为()。
A:30cm,45cm
B:45cm,60cm
C:60cm,90cm
D:90cm,150cm
热力管道的活动支架不包含( )形式。
A:滑动支架
B:摩擦支架
C:导向支架
D:滚动支架
E:定向支架.
盖挖法每次分部开挖及浇筑衬砌的深度,应综合考虑()等因素来确定。
A:基坑稳定
B:环境保护
C:永久结构形式
D:混凝土浇筑作业
E:施工能力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可分为()。
A:排水固结
B:土的补强
C:碾压及夯实
D:土的置换
E:土质改良
拆除面积大于1000m2的桥梁拆除工程,应编制()。
A: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B:安全施工方案
C: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D: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刚度是指结构杆件在外力作用下,杆件抵抗( )的能力。
A:压缩
B:弯曲
C:变形
D:破坏
泥水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有()。
A:重量控制
B:容积控制
C:送泥流量
D:干砂量控制
E:排泥流量
属于路基性能要求的是( )。
A:变形量
B:平整度
C:温度稳定性
D:承载能力
关于桥梁工程卸落支架顺序描述错误的是( )
A:满布式拱架可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
B: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
C:简支梁宜从支座向跨中依次循环卸落
D:悬臂梁应先卸落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有关市政公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应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
B:承包方应对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和质量保修工作向发包方负责
C:承包方应对分包方的工程质量向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
D:分包方应接受发包方的质量管理
E: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实行样板制和首段验收制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
A:热接
B:叠接
C:咬接
D:对接
大城市输配管网系统的外环网一般由城市()燃气管道构成。
A:中压A
B:中压B
C:高压
D:次高压
E:低压
关于道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轻 
B:抗拉强度较低 
C:整体连续性好 
D:耐腐蚀 
E:施工工艺复杂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用水泥混凝土。承包人决定用自落式搅拌机来搅拌细粒料混凝土,通过连续搅拌机运输,将混凝土进行浇筑。但是搅拌过程发现自落式搅拌机不适合用来搅拌细粒料混凝土,需要换掉搅拌机,因此延迟了施工日期。 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板厚大于220mm时,应分( )摊铺。
A:三次
B:一次
C:多次
D:两次

某城市地铁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采用密闭式盾构掘进,进出洞位置处外侧土体采取了合理的改良措施,在盾构过程中对壁后进行注浆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盾构是一种开挖土砂类围岩的隧道机械,它是由( )几个部分组成。
A:切口环
B:支撑环
C:盾头
D:盾尾
E:环刀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密闭式掘进控制控制内容有:()
A:开挖
B:线形
C:注浆
D:一次衬砌
E:二次衬砌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地铁盾构施工中对进出洞口外侧土体改良方法可以选用:()
A:注浆
B:搅拌桩
C:冻结法
D:衬砌法
E:降水法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在盾构过程中,注浆的主要目的有:()
A: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B:填充土体收缩引起的裂缝
C:管片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平滑向地层传递
D: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E:有效控制出土量

第5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一样,也是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的常见方法,浅埋暗挖法施工的一般原则是:()
A:管超前、严注浆
B:短开挖、强支护
C:低降水、重安全
D:早封闭、勤量测
E:防毒气、增防护
正常季节,水泥砼路面的养护时间宜为( )
A:14~21
B:10~14
C:7~10
D:3~7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的下面穿越。
A:建筑物
B:电车轨道
C:铁路
D:大型构筑物
E:高速公路
下列路基质量验收属于主控项目的有( )
A:横坡
B:宽度
C:压实度
D:平整度
E:弯沉值
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作业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虚铺厚度
B: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C:选择压实方式
D:确定最佳含水量
E:确定压实遍数

某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已获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进度计划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合同规定由于建设单位责任造成施工窝工时,窝工费用按原人工费、机械台班费的60%计算。
在专用条款中,明确6级以上(含6级)大风、大雨、大雪、地震等自然灾害按不可抗力因素处理,发生的费用由承包方自行承担。工程师应在收到索赔报告之日起28d内予以确认,工程师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索赔报告送达之日起28d后视为索赔已经被确认。
根据双方商定,人工费定额为30元/工日,机械台班费为1000元/台班。由于进出场的机械设备较大(特重交通),施工单位修建了进场道路,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建筑公司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后发现地下情况和发包商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有古河道,须将河道中的淤泥清除并对地基进行二次处理。为此,业主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停工10d,窝工费用合计为3000元。
事件二:2015年5月18日发生6级大风,一直到2015年5月21日开始施工,造成20人窝工。
事件三:2015年5月21日应现场监理人要求,用30个工日修复因大雨冲坏的永久道路。
事件四:2015年5月27日因租赁的挖掘机大修,挖掘工作停工2d,造成人员窝工10个工日。
事件五:2015年5月29日,因外部供电故障,使工期延误2d,造成20人窝工,2台施工机械窝工。
事件六: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因业主提供的图纸存在问题,停工3d进行设计变更,造成人员窝工60个工日,机械窝工9个台班。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分别说明事件一至六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如是建设单位的责任,应向承包单位补偿的工期和费用分别为多少?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建设单位应给予承包单位补偿工期多少天?补偿费用多少元?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结合题意,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应如何选择?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简述索赔成立的条件。
软土地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时,应优先选择的盾构类型有( )
A:手掘式盾构
B:半机械挖掘式盾构
C:机械挖掘式盾构
D:土压盾构
E:泥水盾构
水池满水试验的正确流程是()
A: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B:水池注水→试验准备→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试验结论
D: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