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
A:2~5
B:3~5
C:2~4
D:3~4
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风化程度
C:波速
D:裂隙发育程度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时,对于长度小于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A:10个
B:8个
C:6个
D:3个
手工铺砂法测路面构造深度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水质不溶物测定需量取()mL的混合均匀的试样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16mm以上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
A:0.1kN
B:0.15kN
C:0.25kN
D:0.34kN
用拉拔设备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时,一般要求加载速率为()
A:5kN/min
B:10kN/min
C:50kN/min
D:100kN/min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mm。
A:50
B:75
C:100
D:125
细粒土、砂类土、含有机质土含水率试验时,试样的烘干时间从大到小排序()
A:细粒土>含有机质土>砂类土
B:含有机质土>细粒土>砂类土
C:细粒土>砂类土>含有机质土
D:含有机质土>砂类土>细粒土
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所需试验标准筛有3种尺寸分别为19mm13.2mm9.5mm。
浆液搅拌机的转速应不低于1000r/min,且叶片线速度不宜小于()m/s。
A:7
B:8
C:9
D:10
以地震波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隧道内观测到的地震回波特点是地震回波()。
A:方向各异
B:类型多样
C:频率一致
D:振幅较大
细集料筛分试验两次平行试验细度模数超过多少应重新试验()
A:0.1
B:0.2
C:0.3
D:0.4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A:<C30
B:≥C30且≤C60
C:≥C60
D:<C60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各项作业均应坚持到变形基本稳定后()结束
A:5-10天
B:10-15天
C:15-20天
D:20-30天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开始起步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所用容量瓶体积为()
A:200ml
B:300ml
C:400ml
D:500ml
外加剂含固量试验中液体试样称量质量?()
A:3.12g
B:3.0023g
C:5.0023g
D:4.1234g
E:3.0082g
()能量团较均匀,能量按一定规律缓慢衰减,波形均一,同相轴连续,振幅较低。
A:完整岩体
B:断层破碎带
C:富水带
D:岩脉破碎带
集料泥块含量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值应符合什么要求?()
A:两次结果的差值不超过0.1%
B:两次结果的差值不超过0.2%
C:两次结果的差值不超过0.3%
D:两次结果的差值不超过0.4%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制作是在喷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制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至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的系数。
A:0.9
B:0.95
C:1
D:1.05
解决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过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
A:同步对称张拉
B:采用智能张拉
C:压浆密实
D:梳编穿束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
A:20±2,>50
B:20±1,>50
C:20±2,≥50
D:20±1,≥50
水泥或石剂量测定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均值的(),否则应重新试验。
A:2%
B:3%
C:1%
D:5%
Thurner方法可用来检测沙浆锚杆的()
A:拉拔力
B:注满度
C:耐久性
D:长度
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大
B:小
C:相同
在准备标准曲线时,5种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应为:水泥剂量0,最佳水泥剂量左右、()和()。
A:最佳水泥剂量±2%
B:最佳水泥剂量+3%
C:最佳水泥剂量±1%
D:最佳水泥剂量+4%
低应变反射波法对缺陷的判定()
A:定性
B:定量
C:定性和定量
D:既不能定性,也不能定量
测定a点时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和76g分别为()。
A:20mm±0.2mm和17mm
B:20mm和17mm±0.2mm
C:20mm±0.5mm和17mm
D:20mm和17mm
下列属于衬砌与围岩接触不密实而形成雷达反射波特征的是()
A:直达波速正常,只有一个反射面,界面深度较设计值低
B:反射波能量相对较强且与直达波相同,甚至出现多次反射
C:直达波波速正常,衬砌厚度对应的反射界面前有其他不规则反射信号
D:直达波波速正常,反射波能量强且与首波同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