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945年4月,党的()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七大
B:八大
C:九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的关系。
A:人与自然
B:人与社会
C:人与人
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A:路线、方针、政策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认识方法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A: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
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走向现实世界的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要通过()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A:市场经济
B:政治文明
C:理论创新
党的十三大()。
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此来引导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
A:生态伦理
B:环境损害
C:生态效益
D:资源消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科技创新
B:人才创新
C:体制创新
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B: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
C:实践标准不否认逻辑标准
D: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A: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B: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阐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A:公有制
B:消灭剥削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互利共赢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和平共处
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1962年()一书出版开始。
A:《寂静的春天》
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
A:公平
B:效益
C:效率
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压倒一切的标准是()。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收入
C:单一的公有制
D:是否按劳分配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我国历史上孔子曾说过的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
A:“兼相爱”
B:“爱无差”
C:“和为贵”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确立的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A:全面建立
B:全面建设
C:全面建成
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科技创新
D: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
A:党的领导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发展生产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方针。
怎样科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