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常规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离子选择电极法
D:分光光度法
E:荧光法
以下抗原中哪一种属于颗粒性抗原()
A:各种蛋白质
B:各种细胞
C:细菌毒素
D:核酸
E:免疫球蛋白片段
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A:12~16小时
B:8~12小时
C:3~8小时
D:4~6小时
E:2~4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大多数都能溯源至51单位 
B:国际参考测量方法就是一级参考测量方法 
C:不能溯源至SI单位的检验项目一般不能用于临床 
D:一些生物大分子类物质的量值溯源只能停止在较低水平 
E:电解质类物质不能溯源至SI单位 
下列哪些提示乙脑预后严重()
A:合并肺炎
B:频繁抽搐
C:体温过高
D:昏迷时间过长
E:流行后期的病人
男性,68岁,肿瘤化疗病人,因泌尿系感染继发菌血症,尿培养及血培养细菌学检查发现,为同一种细菌感染,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徙扩散生长现象,初步诊断为变形杆菌感染。 除哪项以外,均可抑制迁徙生长现象()
A:0.1%石炭酸
B:4%硼酸
C:5%~6%琼脂
D:胆盐
E:20℃培养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肝
B:脾、肝
C:肾、脾
D:胸腺、骨髓
E:骨髓、淋巴结
患者男性,81岁。10年前行过角膜移植手术,近3个月进行性意识障碍,眼球震颤,视力下降,伴有肌阵挛,肌反射亢进,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朊病毒感染所致克雅病(CJD.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性脑炎
E:SSPE
一级参考测量方法的特点是( )
A: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过程
B:特异的
C:无需同量校准而能溯源至SI单位
D:具有低不确定度的测量原理
E:具有高的不精密度
紫外光显微镜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常见下列哪种异常形态红细胞增多()
A:破碎红细胞
B:靶形红细胞
C:球形红细胞
D:泪滴形红细胞
E:镰形红细胞
下列不属于白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的是()
A:取血部位不当
B:稀释倍数不准
C:取血量不够
D:充液外溢
E:计数域误差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A:G+菌靠外毒素致病,G-菌靠内毒素致病
B:G+菌对青霉素敏感,G-菌对青霉素不敏感
C:经革兰染色后,G+菌呈紫色,G-菌呈红色
D:G+菌和G-菌细胞壁有肽聚糖和磷壁酸
E:G+菌和G-菌均可形成细菌L型
能促进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增殖的IL是()
A:IL-1
B:IL-2
C:IL-3
D:IL-4
E:IL-12
血标本采集时防止溶血的办法有()
A:抽血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洁净
B:不用或短时间使用止血带,忌长时间压迫血管
C:抽血后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容器内,切勿用力过猛
D:用抗凝管作容器,应轻轻倒转容器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振摇
E:用抗凝管作容器,应用力振摇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HBV的核心部分为()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s
E:抗HBcIgM
根据单克隆抗体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单一的生物学功能
B:高度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C:特异性强
D:对pH和温度的耐受性强
E:纯度高
光电直读光谱仪与摄谱仪的区别在于()
A:激发光源不同
B:检测系统不同
C:色散元件不同
D:光学系统不同
E:原子化器不同
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改变与何种因素有关()
A:数目恒定
B:不同的生理条件下
C:不同种类的细胞
D:相同种类的细胞
E:病理条件下
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是通过人-蚤传播的()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康氏立克次体
D:Q热立克次体
E:小蛛立克次体
钉螺和相似螺类的鉴别要点包括().
A:长度
B:壳色
C:壳纹旋向
D:唇脊
E:厣
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要点是()
A:血清铁
B:血清总铁结合力
C:骨髓铁染色
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E:MCV、MCH、MCHC测定
以下关于螺旋体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梅毒由苍白螺旋体导致
B: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
C:奋森螺旋体可引起牙龈炎和溃疡性口腔炎
D:流行性回归热由赫姆疏螺旋体引起
E: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导致
目前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测定方法主要包括( )
A:ELISA
B:流式细胞分析法
C: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APOT)
D:RIA法
E:免疫印迹法
某患者发热1周,乏力、腹胀、腹泻、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偏低,发病后曾服用退热药及磺胺药,但发热未退,临床怀疑为伤寒病。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尿培养
B:粪便培养
C:骨髓培养或血培养
D:抗O试验
E:肥达反应
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300IU/ml,10天后血清ASO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介导的抗体是IgM、IgG
B:介导的抗体包括IgE
C: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D:肥大细胞脱颗粒
E: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参与通讯的细胞表面分子不包括()
A:离子通道
B:IP3
C:糖蛋白
D:磷脂酰丝氨酸
E:黏附分子
肝中含量最多的LDH同工酶是()
A:LDH1
B:LDH2
C:LDH3
D:LDH4
E:LDH5
抑制ACTH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皮质醇
C:醛固酮
D:性激素
E: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