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板表面起皮(剥落、露骨)宜采用什么措施加以处治?
隔离设施在上网安装时,施工安装方法有哪几种?()
A:整网连续安装
B:张紧连续安装
C:分片式安装
D:挂钩安装法
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法有()
A:变位移加载
B:静力加载
C:变力-变位移加载
D:动力加载
E:变力加载
采用比表面积方法比筛析法能够更好的反映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对于无纺织物进行拉伸试验时,为使试验结果接近实际情况,可采取()措施。
A:加宽试样
B:采用平面应变拉伸
C:采用平面应力拉伸
D:试样两端固定
根据多项指标的优劣将水泥划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和废品等,如: ①当水泥的关键指标很好的满足要求时,该水泥就是合格品; ②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而终凝时间合格,该水泥是废品; ③强度检验达不到等级要求的水泥是不合格品而不是废品; ④通过具体限定游离CaO、游离MgO和SO3含量来确保水泥的安定性; ⑤水筛法检验水泥细度合格,而负压筛法检验不合格,该水泥是不合格品; ⑥废品水泥严禁使用,而不合格水泥可酌情考虑相应的使用范围。 上述有关品质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
A:连续浇注厚大结构混凝土:每100m3取一组,不足100m3也取一组
B:预制构件混凝土:构件体积小于40m3者,每20m3或每工作班取一组
C:现场浇注混凝土:每30m3取一组,每工作班不足30m3也取一组
D:ABC三项均符合要求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有时是假设的,假设的原点位置应使测区内点的X、Y值为()。
A:正
B:负
C:零
地基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
B:有效应力
C:附加应力
D:孔隙水应力
E:主应力
下列环境检测的内容中不属于运营环境检测的是()
A:粉尘检测
B:照明检测
C:噪声检测
D:通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常采用()相结合。
A:进行调查
B:计算与试验
C:试配与强度
当用贝克曼梁测定弯沉时,测得的结果必须进行温度修正。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防裂对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
隧道开挖时,Ⅰ~Ⅱ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时常用的开挖方法为()
A:全断面法
B: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C:台阶法
D:双侧壁导坑法
简述公路隧道的基本组成。
下列有关路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分为反光路纽和不反光路纽
B:可以模拟路面标体的形式,独立使用
C:用于路纽与路面粘结的是一种环氧树脂产品
D:在不良气候条件下也能保证驾驶员的视认性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下面哪项不属于化验室的职责和权限()
A:质量检验
B:质量控制
C:质量统计和分析
D:质量策划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下列哪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
A:吸水率=2.3%
B:吸水率=2.2%
C:吸水率=2.1%
D:吸水率=1.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对《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T0503-94所作的修订有:①砂由原来的标准石英砂改为ISO标准砂,水泥:砂由原来的1:2.5修订为1:3;②水灰比由原来的0.44与0.46改为0.50,胶砂的搅拌工艺由原来的恒速一次性搅拌改为分次加料变速搅拌;③加载速度变为:抗折50±5N/S,抗压5±0.5KN/S;④测抗压强度时,承压面积由原来的2500mm2改为1600mm2;⑤数据处理:抗折结果无需改变没变,抗压以六个结果中剔出最大、最小值后剩余的4个进行平均后最为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上述有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隧道渗漏水大部分与施工缝和沉降缝有关。()
不同类型土分层填筑时,一种土最小填筑厚度为()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在沥青混合料中,如一个粗集料颗粒在某一方向的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0.4倍时,该颗粒判定为片状颗粒。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有几种方法?
超前钢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烘干法测定土样含水率,对于细粒土,单个称量盒内取样数量一般为()。
A:15~30g
B:10~20g
C:10~25g
D:15~40g
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中,()是强度的主要来源。
A:硅酸三钙
B:硅酸二钙
C:铝酸三钙
D:铁铝酸四钙
用检知管和AT2型一氧化碳测量仪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原理是相同的。
改扩建施工时参建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身着()。
A:普通背心
B:反光背心
C:工作套装
D:警示套装
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原始记录格式规范化
B:有受控标识
C:填写错误可以删减
D:填写错误可以涂改
关于核子仪使用注意事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仪器在非检测状态时,应将手柄放在安全位置
B:测试时,与人保持2M以上距离
C:仪器不使用时,应存放在试验室内,专人保管
D:仪器应严禁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