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会计职称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某重要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下列事项中,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有()。
A: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B:解散、申请破产
C:企业改制
D:与关联方交易
甲公司2012年的销售净利率比2011年下降6%,总资产周转率提高8%,假定权益乘数与2011年相同,那么甲公司201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11年提高()。
A:4.5%
B:5.5%
C:2%
D:10.5%
企业投资,是企业为获取未来长期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下列关于企业投资的意义的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A: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B:投资是获取利润的基本前提
C:投资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手段
D:投资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计算分析题: 2010年甲公司应收乙公司销货款760500元(含增值税),因乙公司无力偿还,经协商乙公司于2012年末以一台设备、一条生产线和一批原材料抵债。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发票,原材料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8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成本价为70000元。设备和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50000元和172000元,该设备和生产线的原价分别为300000元和150000元,累计折旧分别为50000元和10000元,均为2010年之后购入的。甲公司已经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0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到原材料仍作为原材料核算;收到的设备和生产线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假定增值税不另行支付)。 要求: 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 (不需编制乙公司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的分录)
甲公司于2017年12月1日将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2000万元确认为递延收益,至2017年12月31日相关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相关资产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该政府补助
不属于
免税项目,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税法规定,该项政府补助在收到时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000
B:0
C:1800
D:200
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33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即1100万美元。()
营改增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的,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
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部分应税消费品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实行复合计税办法的消费品有( )。
A:卷烟
B:烟丝
C:粮食白酒
D:薯类白酒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
证券资产持有者无法在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平仓出货的可能性有()。
A:违约风险
B:价格风险
C:变现风险
D:非系统风险
2017年8月8日,甲在乙的礼品店看到一个编号为999的水晶花瓶,精致典雅,标价3万元,遂决定购买,作为送给妹妹丙的结婚礼物。甲当即向乙表示购买,并表明是赠送给丙的礼物,让丙稍后直接与乙联系花瓶交付事宜。乙同意。当晚,甲告诉丙赠与花瓶一事,丙欣然接受。后来,丙即与乙联系,双方商定于8月12日10时由乙将甲订购的花瓶送至丙家。 8月12日,乙派店员丁按约定的时间将花瓶送至丙家,丙因临时有急事出门不在家而不能受领。丁在返回途中,不幸被违章超速行驶的快递员戊驾车撞倒,致水晶花瓶完全损毁。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水晶花瓶损毁时,所有权归属于谁?并说明理由。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乙能否要求丙支付花瓶价款3万元?并说明理由。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乙能否要求甲支付花瓶价款3万元?并说明理由。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丙能否要求甲赔偿花瓶的损失?并说明理由。
信用标准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下列各项中,通常可作为信用标准判别标准的是()
A:预期的必要报酬率
B:市场利率
C: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D: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某有限责任公司拟变更一些登记项目,下列变更需要在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的是()。
A:财务经理由张某变更为李某
B:将销售部分立为A公司
C: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变更为180万元
D:公司名称由“甲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乙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简述行政单位会计确认预算外资金收入的三种方式及其具体核算方法。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下列事项中,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有()。
A:变更组织形式
B:发行公司债券
C: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D: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重大资产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的30%
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普通股每股收益会下降得更快。
关于资产减值测试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以资产当前的状况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
B: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C: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D:内部转移价格应予以调整
某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亿元。根据规定,该证券公司可以经营的业务是( )。
A: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资产管理
B: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C: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
D: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B:特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现值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
D: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应终止确认
下列有关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表述正确的有()。
A:只有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或零件时,供应商才会将原料或零件送来
B:每当产品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拉走,库存持有水平就可以大大下降
C: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需要的是稳定而标准的生产程序
D: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减少甚至消除对库存的需求
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900万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2012年6月15日甲公司发现其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误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l000万元。甲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2年4月12日批准报出。甲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A:按重要差错处理,调整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
B:按重要差错处理,调整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2年度利润表的上年数
C:按重要差错处理,调整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2年度利润表的本年数
D:按非重要差错处理,调整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2年度利润表的本年数
下列有关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的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A:投资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
B:投资人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
C:企业名称中不得使用“公司”字样
D:企业必须有符合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
会计政策变更可以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下列各项属于混合成本分解方法的有()。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工业工程法
D:目标利润法
资产或者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使用,没有受到资产提供者的任何限制,即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以材料对外投资,按合同协议价记账,若合同协议价大于材料账面价值,则其差额列入()账户。
A:“其他收入”
B:“事业收入”
C:“经营收入”
D:“事业基金”
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假设目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为3%,则名义利率为8%。()
甲木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实木地板的生产、销售,同时从事木制工艺品、筷子等的生产经营。 (一)相关资料 2017年12月,甲公司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油漆、修理零配件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万元、税额8.5万元。 (2)购入原木,取得的农产品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200万元。 (3)将橡木加工成A型实木地板,本月销售取得含税销售额81.9万元,将部分橡木做成工艺品进行销售,取得含税销售额52.65万元。 (4)销售自产B型实木地板4.5万平方米,不含税销售额为每平方米28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收取包装费11.7万元,开具普通发票。 (5)将自产C型实木地板0.1万平方米用于本公司职工食堂装修,成本为5.43万元,C型实木地板没有同类销售价格;将自产的D型实木地板O.2万平方米无偿提供给某房地产公司,用于装修该房地产公司的样板间供客户参观,该批D型实木地板的成本为18万元,市场销售价为每平方米160元(不含增值税额)。 已知:实木地板消费税税率和成本利润率均为5%;相关发票已经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二)甲公司财务人员计算申报缴纳增值税情况: (1)当期进项税额=8.5+22=30.5(万元) (2)当期销项税额=81.9÷(1+17%)×17%+52.65÷(1+17%)×17%+4.5×280×17%+11.7÷(1+17%)×17%=235.45(万元)。计算甲公司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首页
<上一页
288
289
290
291
29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