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口腔医学技术
畸形中央尖以哪牙最为常见()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上颌第二磨牙
PFM全冠颈部肩台一般为()
A:0.2~0.4mm
B:0.03mm
C:0.3mm
D:0.5~0.8mm
E:1.0mm
全口义齿建立前伸
、侧
平衡诸因素中使用最灵活、最实用的因素为()
A:髁导斜度
B:定位平面斜度
C:切导斜度
D:补偿曲线和横
曲线
E:牙尖高度
患者,女,66岁,无牙颌,上下牙槽嵴吸收严重,伴严重下颌前突,下颌弓明显大于上颌弓。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排列前牙时,下列错误的是()
A:上前牙排在牙槽嵴唇侧,下前牙排在牙槽嵴顶上
B: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上,下前牙排在牙槽嵴唇侧
C:下前牙换成大号的
D:上前牙换成小号的
E:上前牙排列紧密,下前牙牙颈部适当向远中倾斜以弥补可能出现的间隙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排列后牙时,下列错误的是()
A:应排成反
B:为提高咀嚼效率,应选用牙尖斜度大的解剖式人工牙
C:上下后牙应互换位置排列
D:上颌需减去一个前磨牙
E:仍应排出正确的补偿曲线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种异常颌关系前牙应排成()
A:正常
B:对刃
C:反
D:开
E:深覆
患者,男,19岁,右下后牙进食时疼痛并伴有出血1个月余。检查:
残冠,见红色的肉芽组织充满整个龋洞并达咬合面,探诊出血,温度测试引起持续性疼痛,叩(±),松(-);
远中龋损,探诊有酸软感;
低位阻生,龈瓣中度充血。X线片示
髓底完整。 对主诉牙合适的初步处理为()
A:拔除患牙
B:调整咬合
C:局麻下去除冠髓,封"三聚甲醛"
D:服用消炎药及止痛药
E:局麻下拔髓后开放
腮腺导管口的正确位置位子()
A:在平对上颌第一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
B:在乎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
C:在乎对上颌第二双尖牙牙冠的颊黏膜上
D:在平对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
E:以上都不对
关于脓肿切开的目的,下列哪个说法是
不正确
的()
A:排出脓液达到消炎解毒的目的
B:解除局部疼痛、肿胀
C:预防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D:有利于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
E:预防感染向颅内扩散
隐形义齿材料熔化不彻底易造成()
A:灌注不足
B:灌注后变形
C:人工牙与基托结合不良
D:基托内杂质
E:义齿固位不良
某男,58岁,鼻咽癌放疗前拔除口腔内全部牙齿,3月后全口义齿修复。初戴时,病人说话时出现松脱,常见原因是()
A:基托边缘过长
B:基托边缘过短
C:基托缓冲不够
D:咬合不平衡
E:均可
舌前2/3的一般感觉支配神经为()
A:舌咽神经
B:舌下神经
C:舌神经
D:面神经
E:下牙槽神经
琼脂印膜材声溶胶变为凝胶的温度是()
A:80℃
B:60℃
C:40℃
D:20℃
E:0℃
散在间隙()
A:毛氏Ⅳ类1分类错
B:毛氏Ⅱ类4分类错
C:毛氏Ⅱ类1分类错
D:毛氏Ⅲ类1分类错
E:毛氏Ⅰ类2分类错
铸造蜡的热膨胀率在20~30℃时为()
A:小于0.3%~0.6%
B:小于1%
C:大于0.3%~0.6%
D:大于1%
E:以上均不对
患者,女,下颌后牙全部缺失,牙槽嵴条件较差。为保护牙槽嵴健康,在排牙时应采取()
A:适当减少人工牙的数量
B:适当减小人工牙的近远中径
C:适当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D:选择牙尖斜度稍小的人工牙
E:上述方法均可
可防止义齿
向脱位的部分是()
A:
支托
B:卡臂尖
C:人工牙
D:卡环体
E:舌杆
上颌全口义齿后缘与腭小凹的关系为()
A:在腭小凹前2mm处
B:后缘止于腭小凹处
C:在腭小凹后2mm处
D:在腭小凹后4mm处
E:以上均不正确
全口义齿排牙,做平衡
调整时,若处理不当将破坏已排好的正中
关系,以下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在
架上调整正中
时,不要碰动前牙
B:非正中
出现不平衡时,应回到正中
位调整
C:磨改个别阻挡牙尖时,必须用咬合纸调试后再准确磨改
D:非正中
平衡调整完毕,应回到正中
位再次检查
E:平衡
调整过程中正中锁始终打开着
混合型复合树脂的颗粒粒径范围为()
A:40~50μm
B:0.4μm
C:3~10μm
D:3.0μm左右
E:10~20μm
全口义齿的装盒法是()
A:整装法
B:分装法
C:混装法
D:分装或混装
E:分装或整装
中熔烤瓷材料的熔点范围在()
A:600~850℃
B:850~1050℃
C:1050~1200℃
D:1200~1450℃
E:1450~1600℃
舌杆离开龈缘应()
A:8mm
B:至少6mm
C:4~6mm
D:3~4mm
E:1.5~2mm
上颌补偿曲线()
A:连结两侧上颌同名磨牙的颊尖与舌尖形成凸向下的曲线
B:连结两侧同名双尖牙、磨牙、颊舌尖构成凸向下的曲线
C: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平直,后段略凸向下
D:由磨牙各颊尖相连形成凸面向下的曲线
E:前段平直、自尖牙、又尖牙及第一磨牙远中逐渐降低,第二、三磨牙又行上升
患者,男,使用可摘局部义齿半年后出现人工牙折断。查右下6缺失,塑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间隙较小,
龈距较短,余牙咬合较紧。以下是导致人工牙折断的原因,除外()
A:缺牙间隙太小
B:咬合力大
C:
龈距过短
D:咬合平衡
E:人工牙为塑料牙
RPI卡环采用近中
支托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基托下沉
B:减少牙槽嵴受力
C:减少基牙所受扭力
D:增强义齿稳定
E:防止食物嵌塞
手工调拌包埋材料的方法,
不正确
的是()
A:洗净橡皮碗,将水擦干
B:先将液体或水放入橡皮碗,再慢慢撤入包埋料
C:调拌要求在60~120秒钟内完成
D:调拌约120次
E:以上均不正确
装盒时,若为一侧连续数个牙缺失的义齿,常将蜡型倾斜向缺牙区的()
A:垂直
B:颊侧
C:舌侧
D:近中
E:远中
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的内外冠轴面之间的间隙为()
A:0.2~0.4mm
B:0.03mm
C:0.3mm
D:0.5~0.8mm
E:1.0mm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尖牙与
平面的关系是()
A:保持接触
B:离开0.5mm
C:离开1.0mm
D:离开1.5mm
E:离开2.0mm
需做模型处理,以增加义齿固位的是()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封闭区
E:后堤区
卡环臂尖位于基牙倒凹区是防止义齿()
A:龈向脱位
B:水平脱位
C:前向脱位
D:
向脱位
E:后方脱位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