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理治疗(师)

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是()。
A:罗杰斯
B:马斯洛
C:布鲁姆
D:霍兰夫
E:凯尔曼
回避型人格和分裂型人格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
A:回避型人格者恐惧被人拒绝,而分裂型人格者对被人拒绝无所谓
B:回避型人格者坚信自己社交无能,而分裂型人格者坚信自己社交能力充足
C:回避型人格者自觉有吸引力,而分裂型人格者自觉缺乏吸引力
D:回避型人格者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而分裂型人格者对他人基本没兴趣
E:回避型人格者在交往时经常感到焦虑,而分裂型人格者不存在焦虑
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职业中,因持续的工作应激、消极情绪体验造成的心身疲惫和消耗状态()。
A:助人情节
B:反移情
C:枯竭状态
D:自身不良人格的影响
E:专业知识欠缺
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是()。
A:比奈智力量表
B:韦氏智力量表
C:陆军测验
D:希一内测验
E:丹佛测验
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这是一种()。
A:直接强化
B:部分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E:泛化
作为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技能包括()。
A:诊断的能力
B: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C:敏感性
D: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向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E:以上都是
挫折-侵犯说的三个主要观点是()。 ①侵犯行为会给被侵犯方造成巨大挫折 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⑤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E:②③④
每当有人打阿Q,他没能力还手,总是说“儿子打老子”,这属于()。
A:成就动机
B:社会赞许性动机
C:亲和动机
D:挫折反应
E:心理防御机制
某男,经常以拖延、蓄意无效率等形式的被动阻抗来应付应完成的任务,凡事挑剔归罪于他人,并讨厌别人对他提任何要求。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A:反社会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边缘型人格
D:回避型人格
E:被动-攻击性人格
下列不是转换性障碍的诊断要点的是()。
A:有心理社会性应激因素作为诱因
B: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或障碍
C:有人格解体症状
D:临床表现形式与神经解剖生理相矛盾
E:有依据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属于()。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集中性
E:注意的分配性
强调“最佳学习期限”的是()。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
张某,从小喜欢绘画,一心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稍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三个月前,文化课的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成绩很糟糕,排在了班里倒数第三名,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从此以后很是焦急,睡眠开始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总是担心语文课考试,后来也害怕英语、历史、政治考试,越害怕越考不好。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不知道还参加不参加高考。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也在担心文化课考试,觉得画笔很沉重,而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学习效率很差。该求助者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曾经到几家医院看病,各项检查均无异常,有位神经内科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医生,便随母亲一起来到咨询中心,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克服对文化课考试的害怕和担心。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现实刺激是()。
A:语文考试很糟糕
B:与父母经常吵架
C:注意力很难集中
D:学习效率下降
E: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出现问题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求助者的冲突不包括()。
A:要不要学习文化课
B:要不要听父母安排
C:要不要参加考试
D:要不要进行咨询
E:要不要学习绘画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求助者的核心心理问题是()。
A:经常发呆
B:害怕考试
C:入睡困难
D:记忆力差
E:学习成绩差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什么理论来解释竞争与合作的产生()。
A:优势反应强化假说
B:归因理论
C: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D:平衡理论
E: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大多以多次发作、完全缓解、历时数周或数月为特征()。
A:癔症
B:人格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
D:周期性精神病
E:心因性应激反应
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环境,他将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看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治疗不需患者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状况,体验当时的感受,治疗的目的就是让患者进行自我的探索,了解与自我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这种心理治疗理论是()。
A: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B:来访者中心治疗
C:行为治疗
D:认知治疗
E:支持治疗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这种心理治疗的常用治疗技术不包括()。
A:主动倾听
B:共情的回应
C:移情分析
D:对峙
E:观察
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
A: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焦虑症
D:疑病症
E:儿童多动症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的事情不包括()。
A:找到降低情绪反应的方法
B:了解诱发事件是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C:了解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D:了解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E:了解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并不一定要通过直接的强化获得。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的过程来获得。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赫尔
D:班杜拉
E:巴甫洛夫
按照测验的功能来分的是()。
A:能力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构造性测验
D:最高作为测验
E:常模参照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广的个别智力测验,而韦氏智力测验的年龄范围也从4岁持续到74岁,并且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表示智力发展水平。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A:适用范围6~16岁儿童
B:共包括12个分测验
C:言语量表包括常识、类同、算术、词汇和理解5个分测验
D:操作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和译码5个分测验
E:该量表按每3个月为一年龄组提供常模表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量表适用范围4~6.5岁
B:包括11个分测验
C:言语量表包括常识、词汇、几何图形等6个分测验
D:操作量表包括填图、迷津、积木图案等5个分测验
E:量表以每半岁为一年龄组提供常模表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量表的适用年龄范围是16~74岁的成人
B:言语量表中包括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理解和类同6个分测验
C:操作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迷津和数字符号5个分测验
D:分测验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时平均数是10、标准差为3
E:各个分测验总分是不一致的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有两个备用测验,它们是()。
A:算术和几何图形
B:算术和迷津
C:动物房和理解
D:数字广度和迷津
E:数字广度和几何图形
心理治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来访者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的进行()。
A:独特性
B:主观性
C:关系限制性
D:职责限制性
E:时间限制性
焦虑症患者可出现下列哪个症状?()
A:发烧
B:失聪
C:尿痛
D:腹泻
E:失忆
家庭治疗主要用于()。
A:离异家庭
B:组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孤儿
E:单身家庭
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描述,不包括()。
A: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
B:自我的协调
C:机体估价过程
D: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
某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讲话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的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那么该患者的症状是()。
A:思维不连贯
B:思维中断
C:思维破裂
D:思维贫乏
E:思维散漫
关于病态焦虑下列哪项不对?()
A:主观感觉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B:可以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C:可以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及呼吸困难
D:可见于恐惧症
E:焦虑的对象常为现实中的人和事
严重发作时,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和行为,这描述的是()。
A:躁狂发作
B:抑郁发作
C:混合发作
D:环性心境障碍
E:恶劣心境障碍
在催眠治疗中,打破患者已固有的模式,使暗示变得更容易的治疗原则是()。
A:去固有化
B:利用
C:不经意性
D:保护无意识
E:共情
某女,24岁,病程4年,在这4年里的大多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感觉周围事物一片黯淡,对工作无兴趣,无热情,常感到精神不振、疲乏、能力降低等,自我评价较低,期间无超过2周的完全缓解,从来没有过兴奋话多现象,工作、学习和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并且自觉有问题,主动要求治疗。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该患者伴随有反复出现的自杀念头,社会功能显著受损,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且对病情无认识,无求治欲望,则可诊断为()。
A:抑郁发作
B:环性心境障碍
C:恶劣心境障碍
D:分裂症
E:以上都不对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抑郁发作
B:环性心境障碍
C:恶劣心境障碍
D:分裂症
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