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化学检验工
质量管理是指组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测定工业硫酸纯度时,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以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色即为终点。
A:紫
B:红
C:蓝
D:灰绿
有关玛瑙研钵的使用
不正确
的是()。
A:不能研磨固体碱
B:用后可用稀盐酸洗
C:不可加热
D:大块物质可用杵敲打破碎
重整原料中的铜和铅可使铂催化剂()。
A:活化
B:催化
C:中毒
D:老化
中级分析工在样品交接中应注意()。
A:查看来样是否与随同文字描述一致,并记录
B:把样品按来样顺序放好
C:确定测试时间及方法
D:尽快对样品进行处理、测定
焦煤的内在水分一般在()。
A:0.5%
B:1%
C:1.5%
D:3%
马福炉中温度的测定常采用红外遥感的方法。
分析下列实验方法实例,属于正相色谱的是()。
A:样品:聚氧乙烯醚,固定相:全多孔硅胶,流动相:正己烷
B:样品:绸环芳烃,固定相:十八烷基硅胶键合,流动相:甲醇+水(80+20)
C:样品:水解蛋白质,固定相:全多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柠檬酸锂缓冲液
D:样品:增塑剂,固定相:十八烷基硅胶键合,流动相:甲醇+水(40+60)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煤杯杯底升温速度在250℃以前应该是()。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氯化钠原料中含有约0.1%的碘化钠,可以采用比浊法测定碘化钠。
煤中矿物质的来源有二类,一是原生矿物质;二是次生矿物质。
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时,所得结果基本代表煤样的()。
A:外在水分值
B:游离水分值
C:内在水分值
D:最高内在水分值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是体系标准的一级要素。
采样就是从大量的煤中采取出的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的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下列选项()的现象不是引起压力不稳的原因。
A:泵内有空气、溶剂中有气泡
B:比例阀失效、密封垫损坏,系统有漏液
C:程序升温的因素
D:梯度洗脱的因素
难溶化合物A
x
B
y
的溶解度为S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为(xS)
x
(yS)
x
。
通过离心作用,沉淀紧密聚集在离心试管的()。
A:上部
B:中部
C:各处
D:底部
在我国高纯、光谱纯试剂主要用于微量及痕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液的制备。
酸碱滴定法测定时,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是()。
A:滴定突跃范围全部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B:滴定突跃范围部分或全部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所谓称量法是指称量滴定管及其“放出”的纯水的质量,根据水在某温度下的密度,计算出的滴定管在20℃时的容积。
复色光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程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在光电比色中尽管通过滤光或分光,但得到的还是接近单色光的复合光,所以在高浓度时,溶液对朗伯-比尔定律的()显著。
玻璃电极测定pH值时不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存在的影响。
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大于()时,表明煤样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受到意外损失,不可补正。
A:0.5%
B:1%
C:1.5%
D:2%
当进行煤中挥发分测定时,二次重复测定的结果分别为15.46%和15.77%,说明已超过允许差,然后又进行测定第三次,值为15.84%,则报出结果为()。
A: 15.62%
B: 15.69%
C: 15.80%
D: 需进行第四次测定
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的次数不得少于()
A:4次
B:6次
C:8次
D:10次
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溶液是()。
A:盐酸
B:氢氧化钾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L。
碱性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
()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D: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如果多元酸相邻二级的K酸值相差10-5时滴定时出现()突跃。
A:没有
B:2个以上
C:2个
D:不一定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